1937 深度挖潜(2/2)

这些年来,虽然是组装厂,但好歹也是把公司支起来了。

这两年原本想趁着h公司被封禁,独霸市场的。

可谁想到,好处没吃到,最后人家却杀了个回马枪。

这半年来,他们的市场份额是连续下降。

追赶h公司什么的就不说了,那是自讨没趣。

可问题是,水果特娘的下调价格,来和他们抢饭吃,这就让他们受不了了。

原本如果他们靠中低端市场的话,还能有口饭吃。

可现在却被水果挤压了大部分生存空间,外加上他们的零配件几乎全靠采购。

别家不讲价,他们的成本就降不下来。

和高通那边已经谈了好几次,希望他们能下调一下价格,毕竟现在日子都很艰难。

可谁想到,那帮傲慢的混蛋,居然寸步不让。

以为,他们就只能靠着高通的芯片才能活下去,所以价格是一点不让。

甚至手机里其他的芯片,也要给他们交专利费。

特码的,一台手机他们辛辛苦苦组装下来,结果大半的利润全都被高通拿走了。

他算过,芯片采购成本,再加上其他的专利费。

高通一家就要从他们每台手机上,赚走100-200美元。

玛德,这样一算,他们辛辛苦苦一场,居然全都提高通在打工。

这也让布斯愤怒了……

以前他们是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和高通合作。

可是现在,他决定尝试令换一家门庭了。

人家h公司那么高傲,最后都心甘情愿从星火科技拿芯片呢。

自己为啥不能?

最起码这星火科技他是国内的企业,他也不想高通那么霸道。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这才有了布斯老总,最近一段时间的软磨硬泡。

没想到,还真的出成果了。

人家还真同意把碳纳米管芯片供给他们了,只不过供的不是最顶级的28纳米制程的芯片。

而是40纳米的…

不过虽然是40纳米制程的,但这碳纳米管芯片的好处,那肯定是碾压同级硅基芯片的。

布斯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

而这边的何小君,如何能不明白布斯在想些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星火科技一直在上产能。

可谁都知道这芯片工厂的投资可是巨大的。

硅基时代如此,进入碳纳米管芯片时代一样如此。

想想看,英特尔在德克萨斯,建的那些芯片工厂,随便一家投入那都是以百亿美元为单位的。

没有一个是低于一百亿美元的…

特极点和三桑也莫不如是。

而星火科技投建的芯片工厂,那自然是更不便宜。

尤其是他们生产的可是碳纳米管芯片,不是硅基芯片。

所以这里面虽然有一部分使用的工艺,和设备是相同的。

但却还有将近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工艺,和使用设备,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工艺都要不断的摸索,尝试,然后完善。

生产设备也一样,需要自己来研发制造。

这中间就有很多试错的过程,而这试错,那可都是需要成本的。

最后这些成本,都要摊入到研发费用里面去的。

既然目前28纳米制程的碳纳米管芯片,已经是独孤求败的地位了。

那星火科技这边,也就不急于向前赶了。

按照他们的预计,在阿斯麦没有研发出2纳米制程的光刻机,在三桑和特极点没有研发出2纳米制程的硅基芯片之前。

他们的28纳米制程的碳纳米管芯片还是这个星球上最顶级的存在。

以前他们以为28纳米制程的碳纳米管芯片,最多也就是和当下顶级的5纳米制程芯片同一个级别。

可实际上在进行测试比对之后,他们才发现这28纳米制程的碳纳米管芯片,其实是完全碾压5纳米制程的硅基芯片的。

因为碳纳米管芯片在仿制电子逃逸,干扰,以及散热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所以这款芯片有着很深的潜力可以挖,尤其是他们那在不断优化,碳纳米管的排列布置之后。

这些工艺不断改进之后,哪怕制程方面没有突破,但28纳米的碳纳米管芯片性能却在不断提高。

目前他们的这个制程的碳纳米管芯片不但,碾压当下主流的5纳米制程的硅基芯片。

甚至即便三桑和特极点,完善了3纳米制程硅基芯片的制造技术,也一样要跪在他们面前叫爸爸。

甚至他们最新一代的28纳米制程碳纳米管芯片下线之后,从性能方面已经完全碾压了英特尔目前最顶级的14纳米i9。

甚至可以碾压他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