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吴国的起源(3/4)

细碎的《郑风》过后是悠扬的《齐风》,季札由衷地赞叹道:“太美了!音域宽广宏大,正是大国的风采!可以作为东部沿海国家的表率,这应当是姜太公的封国了,由此可见齐国的未来不可限量啊!”

听到《豳风》后,季札评论说:“这曲子也很优美,既大胆展现人民的欢快之情又不至于沦为浪荡之声,这想必是周公东征时的诗篇!”随后是铿锵的《秦风》,季札评论说:“这应该就是地处西方的夏声了!夏声如此宏阔至极无与伦比,这些应该是周朝旧地的民歌了!”

之后,季札又听了《魏风》,然后高兴地说:“声音洪亮但曲调婉转,形式简约而且十分流畅,如果有德行高尚的贤人辅佐,一定可以成就英明的君主!”此后,季札又听了《唐风》,感慨地说道:“忧思如此深远,应当是陶唐的遗民子孙了,唯有贤德之后,才能有如此的境界。”

之后,鲁人又歌咏了《陈风》,季札不屑地说道:“这些乐章杂乱无章,犹如国家没有国君,这样的国家岂能长久?”《桧风》以后,季札就再没评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季札观诸国风,也就至此为止。

随后,鲁国人又为季札唱咏了“小雅”、“大雅”,接着又是歌唱“颂”诗。在“风”、“雅”、“颂”的歌咏结束以后,鲁国人又请季札观赏乐舞。季札观赏了《象箾》、《南籥》之舞后说:“虽然舞姿优美,但是总觉得有些缺憾。”然后,又观赏了乐舞《大武》,季札评论说:“真是优美啊!大周的盛德,就应该是这样的!”

在观赏了商汤的《韶护》之后,季札说:“这乐舞很能展现圣人的气度,但在德行上还有应当完善之处,圣人实在难做啊!”季札在看了《大夏》之舞后说:“此舞真是优美!既能勤于王事又不居功自傲,非大禹谁属?”最后,季札看了虞舜的《韶箾》之舞,动情地说:“德行善美至极啊!犹如上天无处不覆盖,大地无物不负载。这样美好的品德,有谁能及?能看到这样的乐舞,已经到了极致。就算还有其他什么乐舞,也不会再欣赏下去了。”

季札离开鲁国之后,又出使到了齐国。在齐国,他遇到了晏婴,并劝晏婴说:“如今齐国的国君未定,政局很不安稳,大位一日不定祸患就不会停止。你最好辞去官职,上交封邑,才能全身远祸。”晏婴听了季札的话之后,就经由陈桓子交出他的封邑和职权,也因此免于在栾施与高强的内乱中被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