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3/3)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觉得从秦国的角度考虑,攻打郑国的确不是好主意,于是便放弃原来的作战计划,转而私下与郑国结盟。另外还留下了将领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增强戌守,防御晋军的攻击,而秦穆公自己则带兵返回了秦国。

这就是历史闻名的烛之武退秦师。

消息传到晋国军营,狐偃请求出兵追击秦军,晋文公拒绝了他的请求:“如果没有秦国的力量我们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地位。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反而倒戈相向,这是不仁;丧失了结盟的友邦,这是不智;用胡乱出击的行动取代整齐划一的计划,这是不武。我们还是撤军回国吧。”晋军撤退以后,为了缓和与晋国的关系,郑文公又立奔晋的公子兰为太子来向晋国示好。经过此事,秦国与晋国的联盟关系开始有了间隙。

留守郑国的三位秦国将领听说郑国反而投靠了晋国,都十分气愤,于是杞子便派人回去告诉秦穆公:“郑文公让我掌管都城北门的钥匙,请您悄悄领兵前来,我会打开北门放秦军进去,这样一定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觉得机不可失,便去询问老臣蹇叔的意见,但是蹇叔却对此持反对意见:“郑国路途遥远,如果派军去攻打,军队到达以后就已疲惫不堪、力量衰竭。而且行军千里,郑国一定会听说此事,早做防备,到时候我们劳师远征,费力气不讨好,士兵一定有抵触情绪。此事恐怕不行。”

但是秦穆公一心被攻入郑国国都的美好前景所迷惑,根本听不进蹇叔的意见,一意孤行地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领军出征。秦军一路向东进发,借道于晋国,然后从周朝都城北门经过,王孙满站在城楼上观察了秦国军队一会儿以后说:“秦军轻率冒进而又不懂礼仪,轻率冒进就会有勇无谋,不懂礼仪就会孤立无援,进入险境而孤立无援,自身又有勇无谋,这样的军队怎能不失败!”

不过洛邑城楼上发生的这一幕,秦军的三位将领并不知晓,他们仍在一路进军,不久以后就进入了滑国,这时郑国的商人弦高带着十二头牛准备去周朝都城卖,路上遇到了秦军,听说这样兵强马壮的大军即将去攻打郑国,弦高顿时十分担忧,经过反复思考,弦高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弦高带着自己的十二头牛来到秦军大营,自称是郑国国君的使者,秦国的三位将领一听,心下惊疑不定:秦军此次伐郑是要在郑国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潜入郑国国都,然后由杞子打开北门,放秦军入城,可是如果郑国已经知道秦国大军来攻,岂能再将北门的钥匙交给杞子?这样一来就只能无功而返了。

于是三位将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先将弦高请进大营问问情况。弦高见了三位将领,不卑不亢地一一行礼如仪,然后说:“敝国国君听说贵国不远千里前来讨伐,所以派我带了十二头牛来慰劳贵国士兵,敝国虽然人少国小,但也已经认真做了防守和抵御的准备。”

见过秦军将领之后,弦高又赶快派人回郑国报信,郑穆公得到消息赶忙厉兵秣马,做好一切防御准备,并且将秦国之前留在郑国帮助防守的三位将领杞子、逢孙、扬孙赶出了郑国。孟明视知道以后,长叹一声说:“郑国已经有了防备,我们如果按原计划攻打必定不能取胜,围而攻之又没有后援,还是撤军回去吧。”就这样,郑国商人弦高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将郑国从又一次的亡国危机中解救了出来。

(本章完)

/104/1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