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5章:杨广的孤注一掷,解羌令出起波澜(3/4)

在亡国威胁,以及杀父之仇的刺激下,杨广竟连续发动了两次‘国仇’,不过这次只提升了武力智力和魅力三项,统帅和政治两项属性并未得到提升。

显然‘国仇’也是有极限了,将个人的属性提升到黄金级别之后,哪怕是减寿也不能再加了,唯有靠自身或是极大的功绩才能继续提升。

之前的杨广对于破局没有任何的办法,但当他的政治属性破百,智力属性也达到了95点之后,一个疯狂而又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了脑海中,而这个办法则就是破釜沉舟。

杨广之前一直欠缺魄力,而如面临困龙之局,这九死一生的局面,他决定彻底豁出去拼上一把,才能无愧自己的隋王之名。

次日,杨广召集高颎、杨素、成公英、班固、祖珽、李德林等智囊,商议他破釜沉舟的计划的可行性。

众人在见到杨广之后全都愣住了,只是一夜不见而已,杨广竟然已经头发半白,天知道这一夜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心理历程?

杨广的头发虽白了一半,但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双眼中满是坚定之色,随即向众人说出了自己思索了一夜才想出了破局之色。

可是当众人听了之后,成公英、班固、李德林三人立马站出,明确表示反对。

高颎、杨素、祖珽三人虽没直接反对,但脸上也满是震惊和纠结之色,显然是也被杨广的计划给吓到了。

杨广究竟提出了什么破局之策,竟让麾下众谋士的反应这么大?

杨广所想的破局之策,就是决定颁布解羌令。

杨广认为想要破解大兴的困龙之局,就必须打破秦军对海州和西凉的封锁,只要有一路援军抵达大兴的话,那大兴的困龙之局自然也就接了。

可秦军在西宁和显美的兵力都不算少,虽不知具体数量,但起码也有十万左右。

哪怕是有着十万援军的海州那边,在论钦陵率吐蕃军抵达后,也无法在短期内驱逐蒙恬,支援大兴。

再加上隋国现在已经倾尽所有,既无兵可调,也无力可借。

杨广思索了一夜,发现只有羌族那边还能得到助力,所以才决定颁布解羌令,利用羌人来消耗秦军。

何为解羌令?顾名思义,自然是解除对羌族的种种限制。

羌族被隋唐二国所灭后,由于羌人实在是野性难驯,所以无论是唐国,还是隋国,都对羌人制定了极为严苛的禁令,以此来管控羌人,比如:

羌人不能娶汉女,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从商、不得离开村落周边十里;

一人造反全家连坐;

以及未经允许不得参军等等禁令。

这些禁令都很苛刻,甚至带有侮辱性,但更多的还是为了管控羌人。

隋国军中是有羌人的,而且数量还不在少数,足足七八万人之多,都是灭羌过程中所收编的战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