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7章:薛仁贵败邓禹,孙策战无支岐(1/3)

第2527章:薛仁贵大败邓禹,孙策鏖战无支岐

楚吴两国的正式开战,自然和荆北战事有关。

却说,管仲靠着坑蒙拐骗,让魏吴两国都出兵助秦后,宋国也不请自来的掺和了进来。

五千秦军,    五千宋军,三万魏军,三国共计四万联军,共同驻守在章陵郡

刘秀不愿和魏宋两国开战,致使秦国渔翁得利,于是叫停了魏章的所部的攻势,    却依旧与三国联军对峙。

同时,薛仁贵和管仲二人,    则各率一万五千大军,共计三万大军,迎战邓禹的五万五千楚军。

邓禹见薛仁贵这么点兵力,竟然还敢分兵作战,于是就起了逐个击破的心思,却不想这正是管仲的计策。

管仲就是要让邓禹集中兵力,待楚军五万五千大军抵达宜城后,却发现要面对的不止薛仁贵,还有管仲所部。

薛仁贵和管仲的三万大军,以呈东西夹击之势,对邓禹大军展开包围。

对此,邓禹虽有些惊怒,却依旧不慌,毕竟他手中的兵力将近是秦军的两倍之多,哪怕处于包夹之势也依旧能嬴,    只是伤亡可能会大些。

邓禹亲自坐镇众将,命李密执掌右翼,宋缺执掌左翼,紧接着就率五万五千楚军,和三万秦军,在宜城地界展开决战。

两军鏖战了两天两夜,却依旧难分胜负。

直至第三天时,邓禹有些熬不住了,猜测薛仁贵是想拖垮楚军,于是倾巢而动,准备一举打垮秦军。

邓禹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宋缺的反对。

宋缺觉得邓禹应该更耐心一些,如今开战才不过两天,敌我之间的局势尚未彻底明朗,此时就是全力以赴的话,并非是明智之举。

宋缺反对,李密却支持,长达两天的高强度鏖战,李密不认为薛仁贵还有什么底牌,所以支持邓禹倾巢而动。

邓禹思索再三后,最终还是决定发动决战,    不想大军才全部出动,后方就出现了一支敌军。

原来,    早在薛仁贵进驻宜城之前,    杨再兴就已率五千秦军提前抵达,并隐藏在了东部山区,所为的就是等待战机。

得知邓禹倾巢出动后,杨再兴也就无须继续藏匿了,直接率军出现在了等于邓禹军的后方,并突袭其背后。

直至此时邓禹才明白,他一直被管仲牵着走,但却已经晚了,如今的他除了硬拼之外已经无路可退了。

薛仁贵和管仲见底牌已出,于是也不做任何保留,三路大军联手,分东西南三路共同出击,准备一举击溃了邓禹所部。

混战中,邓禹的中军被薛仁贵率部凿穿,而薛仁贵更是在万军之中,一箭射杀了楚军主将邓禹。

邓禹的战死加剧了楚军的溃败。

左路军主将李密,右路军主将宋缺,都意识到大势已去,于是都默契的选择了撤军。

薛仁贵自然不可能放过他们,指挥三万秦军全速追击,并一举彻底击溃了楚军。

李密和宋缺两部,一边收拢溃军,一边撤往江陵,可只要收拢的兵力超过五千,就会遭到薛仁贵的重点照顾。

李密所部在逃亡途中,被荆州大将文聘追杀,交手不到一个回合,就被文聘斩杀。

至于宋缺所部,也同样没能逃回江陵,而是在撤至当阳地界时,被杨再兴、赢华、任鄙三将追上。

半步大宗师境界的宋缺,以一人之力独战三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肯投降,最终因力竭而死在杨再兴的枪下。

可怜宋缺,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甚至有突破大宗师的潜力,可他好不容易得到刘秀的重用,都还没来得及大放异彩,就在管仲的算计下憋屈战死。

至此,楚国两路北伐军中的西路军,主将邓禹,副将李密和宋缺,已经全部战死。

薛仁贵以三万五千秦军,对阵楚国五万五千大军,并在鏖战两日后正面将其击溃。

战后经过统计,秦军取得了杀敌三万,俘虏一万五千,自损八千的傲人战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