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4章:教育发展,三大工程(3/5)

发展教育,除了需要资金之外,师资力量同样不可或缺。

颜回得知上司戏志才,竟应下了这种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整个人都种要疯了的冲动。

教育司如今不但钱不够,人也不够,怎么用大秦百分之一的财政,去完成百分之三的效果来?

对于颜回的诉苦,戏志才选择了直接无视,大秦初立,各个部门都不容易,都抱怨的话那还办不办事了?

总之一句话,有条件要办事,没条件的话,创造条件也要办事。

嬴昊就是这么和戏志才说的,现在戏志才将这句话,原封不动的送给颜回。

颜回是欲哭无泪啊,没钱也就算了,竟然还没人,就这还要他出政绩,他这个教育司司长当的也太难了吧。

任务虽困难了些,但颜回要是完成的,那可是一个大功,在加上他是大秦首任教育司司长,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退缩的,必须要为后面掌教育的后辈们树好榜样。

颜回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但教育资源不足也是事实,他不可能凭空变出资源来,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老师孔子。

对于颜回而言缺钱还好说,若是省着点花的话,应该是能勉强撑一年的,但最致命的是教师数量太少,尤其是能够担任校长的高级教师。

没有教师的话,就算把学校给建起来,也还是无法正常教学,颜回总不能就立个空壳子吧?

诸子百家之中,儒家的饱学之士是最多的,简单培训一下就可以充当教师。

另外,那些曾经出过仕,而如今却闲赋在,并且已无心仕途的人,则可以请来担任校长一职。

颜回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所以才会想到借儒家的力,来帮自己完成业绩,所幸他的师傅孔丘非常支持他。

孔丘不但亲自出面,帮颜回拉拢了大量的教师,而且还放出话来,等邺城学宫建成之后他将出任校长一职,并亲自坐镇邺城学宫教学三年。

孔丘可是儒家魁首,他亲自坐镇邺城学宫,对于天下学子来说,自然是个大大的好消息。

在师傅孔丘的帮助下,颜回的工作终于打开了局面,而这时戏志才那边又传来了好消息。

礼部尚书戏志才费劲口舌之后,终于和太学的众多大学士达成协议,以加大对太学的教育资金为条件,换取蔡邕、荀爽、乔玄等大儒,分别出任襄阳学宫、晋阳学宫、河东学宫等众多学宫的校长一职,时效为五年。

蔡邕、荀爽、乔玄等大儒,门生弟子遍布天下,由他们坐镇一方学宫,哪怕教育司不进行拨款,本地世家也会主动出资赞助他们新建学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