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风云际会月票】(3/4)

邓俪君来到了华尔道夫酒店,她一个人过来的,连助理也没有带。

大家会合以后,一起吃早餐,然后前往时代广场。

王林生命中几个重要的女人,几乎全部聚集在他身边。

只有林妹妹和李文娟因为肚子大了,不能前来。

王林答应了李文娟,会拍摄大量的相片回去给她看。

时代广场,英文名是Times        Square,又译为时报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一个商业中心,位于百老汇大道与第七大道会合处,范围由西42街延伸至西47街。

这个年代的时代广场,其实远没有后世那般高大上。

随著大萧条时代的到临,时报广场充斥著各种有颜色的表演场所、通宵放映有颜色映画的电影院、以及售卖廉价旅游纪念品的商店。

传媒人戴蒙·鲁尼恩所著的故事集《红男绿女》反映了这时的转变。

以后的数十年内,时报广场被很多人视为危险的地带。时报广场继而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成为纽约市危险与败坏的象征。有很多题材黑暗而具影响力的电影,如《午夜牛郎》和《计程车司机》等,其中不少情节都在时报广场取景。而区内的不良电影院放映低级电影,更是等闲之事。

1992年,时报广场成了游客的聚集地,也被纽约市署重点整治,吸引了一些大规模的财金、出版和媒体企业在该区设立总部。驻守的大批警员改善了当地的治安。获得新生的时报广场无疑更安全更被人接受,然而也有人指该区已经失去原来的光芒,被净化为一个被“迪士尼化”的广场。

不管怎么说,王林他们来到时代广场时,这边的治安环境和街面都净化了不少。不过,那块标志性的巨大的广告屏幕,还没有出现。

王林他们在时代广场逛了一个小时,就是逛逛街,看看店里售卖的时新玩意。

然后,他们选择一路走到华尔街。

两地相隔并不远,一边逛街一边走也不累。

华尔街里涎生了太多的传奇人物。

比起纽约的其他地方,王林对这个地方的兴趣更加浓厚。

同行的人对纽交所门前的那头大铜牛很感兴趣。

不出王林所料,想和那头大铜牛合影的人很多,有人自觉的排起了队,队伍很长。

而不想排队的游客,则挤在牛身和牛尾巴处和牛合影。

王林远远的给大铜牛拍了几张相片,想带回来给李文娟看。

这时,他忽然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众里寻他千百度!

想不到能在这里偶遇这位大佬!

王林后世跟这个大佬并没有任何联系,也没有见过面。

但人家是互联网的大佬啊,相片和视频什么的满天飞,王林想不认出他来都难。

这一年,我国的互联网大佬李炎鸿,还在华尔街打工。

李炎鸿在华尔街上班,他当时的年薪是10万美金,按照当时的汇率,他的年薪也就是87万人民币。这个收入即使放在20多年后,他也能超越95%的白领们。

而在去年,李炎鸿刚刚决定出来打工时,某公司给他开出了每小时25美元的实习报酬,同等条件下,这家公司给的待遇之高,在留学生中几乎闻所未闻。

每天工作八小时,就可以拿到100美元的工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