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商机【求月票】(3/5)

作坊很大,相当于一个姑苏园林。

姜望生一边走一边解释道:“这是我家先祖留下来的祖屋,产业也是先辈留下来的。”

王林问道:“李老板,人间织的名字,是不是就是取自那句话,天上取样人间织?”

“对,就是由此得名。”姜望生说道,“人间织这个名字,还是我爷爷定的名。转眼间,我也是当爷爷的人了。”

王林笑道:“这园子建得好,现在怕是不能建这样的园林建筑吧?”

姜望生点头道:“这个,好像是的。我们这园子,和我们的作坊、手艺一样,都是文化传承啊!”

王林问道:“大家都知道,要想得到丝绸,就必须抽丝剥茧。那么这抽丝剥茧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姜望生道:“抽丝剥茧的方法,就叫做缫丝。缫丝是制丝过程的一个主要工序,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十分麻烦。”

院子里重重叠叠,有各种养蚕的制品,有蚕簸、采叶箩、药膜、红砖、蚕室消毒专用桶、新的喷雾器、方格簸以及石灰等。

重重叠叠的蚕簸里面,养着许多的蚕,那青翠的桑叶,配着洁白的胖胖的蚕,十分的可爱。

姜望生拿起一个蚕茧,用嘴咬破茧子,从里面剥出一个蚕蛹来。

“蚕蛹在以前也是先民的食物之一。为了剥取蚕蛹,就要咬破茧壳。因为多次反复这么尝试,先人们逐渐发现,茧壳在被唾液浸泡之后,丝胶有溶解的现象。原本密密麻麻缠绕着的蚕丝也分离了,这样就发现了抽丝剥茧的秘密。”姜望生向王林说道。

王林听完之后,便用英语翻译一遍给外商们听。

外商听了,都啧啧称奇。

姜望生继续说道:“后来,人们改良了这个方法,用适合的水温烹煮蚕茧,由此获得了蚕丝。”

“做成丝绸的过程比较复杂,其中有很多窍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缫丝这一关。先民们闯过这难度最大的一关后,将一颗蚕茧抽出一千米的蚕丝,并用七、八根蚕丝合成一根生丝。”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纺织,人们将这些生丝,分为经线和纬线两个部分,并且按照一定规律制成织品。这个过程就叫做纺织。”

纺织这一块,大多数外商也是熟悉的,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再详叙。

姜望生准备了一个小小的展览。

展出的都是他们作坊生产的织锦、布料、丝绸服装。

让王林他们叹为观止的是,作坊里生产出来的布料,样式多变,款式众多,还把各种名画给绣了出来。

“蒙娜丽莎!”娜塔佳指着一幅作品道,“这简直太完美了,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王林笑道:“这叫苏绣,是用一针一线,在丝绸上绣出来的。”

其他外商也看得惊叹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