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周粥和李文秀吵架!(3/4)

外销房就是贵的代名词,售价相当高,物管费更高,是普通商品房的三倍左右!

因为这些原因,外销房在后世并不吃香。

加上后来放开了外商购房的限制,二十年以后,外销房渐渐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弃儿。

但在改革开放前期,外销房是有钱人的不二选择。

沈雪笑道:“我还以为有房子看呢!这里还只是一片工地啊!”

刘小山道:“是,现在这里是一片工地,但两年以后,绝对就可以看到房子了。”

田晓青笑道:“那你们这是卖什么?房子还没有建好就开卖?”

刘小山道:“这叫预售。提前买有好处啊,你们可以尽情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房型和楼房。”

王林倒是觉得无所谓,问道:“这边房价多少?”

刘小山道:“每平方一万二千块钱!”

“一万二?”田晓青吃了一惊,“那一套别墅,要多少钱?”

刘小山道:“两、三百万吧!”

沈雪讶道:“北金的房价这么高吗?”

王林对此,倒是有一些了解。

即便是后世,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以为北金以前房子好便宜,什么市中心三、四千一平米。

其实这些话,纯属道听途说,是没经过这段历史的人以讹传讹。

北金市中心从来很少8000元以下价格房子,90年代都是单位福利分房,90年召开亚运会后,北金的商品房才开始进入市场。

最早一批商品房,就是这些九十年代初建起来的外销房。

93年,北金市中心房子价格就在15000元以上。

九十年代初期,北金市中心外销房主流售价是1500到3500美金。

当时汇率是1:8,所以,市场主流商品房的价格20000到30000元每平米。

因为当时买得起房子的人是很少很少,关注的人更少,知道的人也非常少。

当然了,像亚运村那种地方,房价就要低得多了。

就算是四合院,也分很多种,小的只有100个平方米,大的有几千平方米,房屋的格局、地段,也是不一而足,价格更是千差万别。

在八十年代初,一万块钱可以买一个小四合院,但到了九十年代,四合院的价格已经涨了上来,每平方米售价在8000块钱左右,100个平方米的小四合院,也要卖80万了!

比较当时普通工人的收入来,不管是八十年代初的一万块钱,还是九十年代的一百万,抑或是后世的一个亿,北金市中心的别墅和四合院,都是一般人不敢奢望的存在。

沈雪见王林很感兴趣,便问他道:“你要在这边买房子?”

王林笑道:“看一看,买两幢也可以,我们以后肯定要经常往返北金,以后再来,在这边也有了一个落足之地不是?或者买来当投资也可以。”

这个年代,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投资房子这个概念。

因为绝大多数职工的房子,都是国家分配的。

大杂院里的人,还以住进筒子楼为荣呢!

刘小山极力向王林推荐这边的房子。

王林心想,这边的房子建起来,还没那么快,等到交房,起码要1992年以后了,过两年再来买也为不迟,价格相差也不会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