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吉日开工!(3/5)

刘福强没有见过田晓青等人,并不知道高昌民为什么来一趟机场,还以为是公务上的事,也就没有多问。

高昌民站在车外,抽着烟,看着一架飞机起飞,冲入云霄,他这才丢掉烟头,坐进车里,说道:“福强叔,我们走吧!”

“你这是干啥子呢?”刘福强问。

“没干啥子。有几个朋友离开,我送送他们。”

“那你怎么不跟他们说话呢?”

“说不着话,也不用说话!”高昌民目光中,充满了痛苦的神色。

刘福强摇了摇头,驱车离开。

王林他们回到申城,先去兑换了国库券。

这一次跑得还行,每一百块钱,能赚11块钱。

王林安排吴大壮休息一段时间,等身体恢复了再跑,国库券生意,暂时交给田晓青和罗伟负责。

田晓青听从王林的建议,接下来一段时间,只跑庐州、广州、苏杭等地。

这么一耽误,王林的卫生巾厂开工时间推迟了。

他也不着急了,干脆翻了老黄历,选了个黄道吉日。

十月十四日,农历九月初四,宜开业、开张,宜开工、交易,是个好日子。

“爱晴柔”卫生巾正式投产!

这边的厂房,不管是外墙,还是内墙,在王林的要求下,统一刷成了白色,给人一种清洁、干净的感觉。

因此卫生巾厂也被工人戏称为“白厂”,和服装厂的“蓝厂”相呼应。

工厂的机器已经运转起来!

卫生巾一片又一片的被生产出来。

开工厂不是最艰难的,租了厂房,办了执照,买了生产线,请了工人,进了原料,就能生产出产品。

最大的问题是,哪怕你生产出全世界最好的产品,你也得卖出去,才能赚到钱。

销售,才是整个经营活动中最核心的。

王林因为有国企背景,也就可以充分利用国企资源。

比如说——供销社。

在九十年代以前,供销社在我国的销售地位,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

八十年代末期,计划经济减弱,市场经济增强,但供销社仍然是市民百姓光顾最多的销售点,也是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申城有一千万人口,女性比例大约占一半,需要用到卫生巾的女性,在300万人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