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海外版权(3/4)

《红楼梦》的前期投资,也没比《西游记》多,都是300万,后期又追加了100万,看着挺多,可只有真正拍摄了《红楼梦》,才知道到底多费钱,大观园要现盖,主子奴才丫鬟们的衣服要现设计置办,仅仅拍摄秦可卿发丧和元妃省亲两场戏就耗费了大量资金,另外挑选演员、举办培训班演员的吃穿用度都需要花钱,导致后来《红楼梦》大概拍摄到第十三集的时候,拍摄经费竟然不够用了,如果没有资金支持,恐怕87版《红楼梦》就要半路夭折了,为此王福林焦急万分,此时再让文化部拨款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王福林曾多次与上级沟通,却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正当心灰意冷之际,没想到却柳暗花明,上天不负有心人,在87版《红楼梦》剧组拍摄资金......

第239章海外版权

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的山东某私营企业老板竟然闻讯而来,送去了250万元,解决了《红楼梦》剧组的燃眉之急,当时因为缺钱《红楼梦》剧组已经停拍近大半年的时间了,这位老板送来的这笔钱让整个红楼梦剧组都沸腾了,如果没有这笔钱,这部经典之作恐怕就要成为永久的遗憾了,更不会有后来观众们熟悉的林黛玉、贾宝玉等一大批经典的影视形象了。

据当时剧组人员回忆,当时这位老板带着钱来是进行投资的,并且和剧组签了协议:赚了要分红,赔了要亏本。

只不过,后来因为经费紧张没有给他分红,这些钱也在电视剧开播前一分不少都还给这位老板,因为没有分红,央视只好在87版《红楼梦》的每集片尾加上了:本片承山东某公司通力合作的标识。

这事儿真要是较真的话,央视做的也确实是听不够厚道的。

因为经费紧张,所以没给人家分红?

这像话吗?

明显就是看着《红楼梦》在播出之后火了,把人家的投资,当成了借款,之前签订的协议都不算数了。

易青可不想当冤大头,他投资《西游记》可不仅仅是为了情怀,毕竟好几百万扔进去,多少也得瞧见点儿回报。

那位山东老板和红楼剧组签的合同,随后央视就不认账了,这一次,要签合同的话,就必须和央视签,合同签完,以后无论怎么样,谁也别矫情。

想来这个合同应该问题不大,毕竟现在谁也没意识到《西游记》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或者再直白一点儿,中国国产的电视剧,拿到外面会有人看?

李承儒见易青连合同这回事儿都说了,这下也知道易青是要动真格的了,他该劝的也都劝了,易青既然非要投资,他也只好去问问了,具体成不成的自然有上面的人做主。

“行吧!这事儿我回头给你问......

第239章海外版权

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