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批判(3/3)

,整个主题框架就是几个火车站候车室里头的员工彼此之间,以及和旅客之间的鸡毛蒜皮,无中生有的故事。

谁还没坐过火车,可满中国的火车站,哪里会有铁路员工对乘客那么好,那么上心的?

这根本就脱离实际嘛,于是当然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而无论是他们彼此之间,或是跟旅客之间,其实哪里可能会有很多好笑的事情发生。

再加上旅客来来去去,造成一种混乱的视觉效果,让人看着心不定。

既然候车大厅这样的地点,人物,背景已经注定了给人一种躁动不安、疏离冷漠的感觉,那么它也就很难形成什么戏剧张力了。

每当要讲述一个旅客的故事时,单单烘托出人物背景和故事缘由就得花上不少篇幅,不像《我爱我家》,每个主角的形象都已经深入人心了,哪里还需要再费唇舌,通常都是三两句话就把某一集的主题点出来了。

比方说,小晴表妹的那一集,一句“志新的表妹”就一切都清楚了。

那个文姨,老傅一句“我中学时候的老同学”就解释清楚了。

还有《新72家房客》,这也是非常失败的作品,也显示出导演英哒的确才华有限。

编剧小组明明全都是京城胡同,或是大院里头培养出来的京油子,偏偏把故事背景放在魔都,然后找一帮魔都滑稽剧团的演员来扛,他们能扛得起来吗?

明明很好笑的台词,非要用带着魔都特色的普通话说出来,那笑果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了。

易青上辈子看那部戏的感觉,就有点儿像在看.中国人演莎士比亚,那种文化隔阂就好像葛大爷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

反正易青看那部戏的时候全程都没有笑过,即使里面有不少抄袭《我爱我家》的情节和台词。

可能英哒在连着扑了三部戏之后,也想到了《我爱我家》......

第142章批判

的辉煌,于是就有了《东北一家人》,这应该算是在人物关系结构上最模仿《我爱我家》的了,也是一大家子人,多了个老妈,把大哥大嫂改成大姐大姐夫,贾小凡改成二女儿,贾圆圆改成小外孙,然后也有个邻居老头儿,是父亲的老同事和老对头。

英哒虽然才情有限,但毕竟在国内也算知名行列,《我爱我家》作为他的巅峰之作,哪怕十几年之后,为了继续在这个行当里混下去,都要自己炒自己的冷饭,转回头去继续玩儿《我爱我家》的套路。

这样的优质作品会因为一些骂声就扑了?

扯淡吧!

易青云淡风轻,可单位的同事却做不到,李虹忧心忡忡的去台里听候发落了,赵保刚和冯裤子记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就连付艺伟看到一些批评的文章,都急匆匆的从京影厂红楼培训班特意跑了过来。

“小易!真的没关系吗?”

付艺伟过来的路上,还在想着该怎么安慰易青呢,毕竟易青是这部戏的编剧,还是制片,要是真的因为批判声最终导致这部戏砸锅,他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

结果来了之后才发现,易青好像完全没当回事儿,还在喝茶嗑瓜子,甚至拿着写有批评《我爱我家》的文章,看得津津有味。

易青居然是这样的反应,这让一路上组织了一大堆安慰台词的付艺伟,都不知道该怎么张嘴了。

“你也看了?没事儿,这算什么,再说了,咱们也得允许人家有不同的意见啊!等他们骂累了也就消停了!”

本来应该是付艺伟安慰易青的,结果现在俩人调换了角色,成了易青在安抚付艺伟。

临近下午两点的时候,李虹主任终于从京台回来了,虽然看上去心气儿有点低落,但是整体来说,还没到灰败的地步。

“主任,情况怎么样啊?”

赵保刚是最着急......

第142章批判

的一个,心里就像是着了火一样,这可是他作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别没拿到开门空,让几个专栏作家拿走一血。

李虹沉吟了半晌,就在赵保刚心脏病都快被吓出来的那一刻,终于说话了:“台里领导的确有压力了,不过,情况还没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所以,今天继续播出,以后如何,咱们还是看情况吧!”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就好,这就好!

至少没一棒子打死!

那就看情况吧!

那个谷正民也真是有病,更年期发作去骂别的啊,跟着一部电视剧较劲,这人的格局也大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