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坏的结果(3/4)

不管了,还是先按照原定计划,找廖琨的后代吧。吉时抱着一丝希望,其实乔川弄错了,他当年其实没错,是他后来以为自己错了,他以为自己错了才是真的错了。

总之一句话,也许伍玉霖是被冤枉的呢?只有查下去,才能得到真相。

周末,吉时来到了尚城有名的富人区高档小区门口,他今天要拜访的对象名叫廖方南。

上周末,吉时去找了另一个廖姓女子,排除了她是廖琨后代的可能性。易文翰那边也排除了一个。这周末,他们俩分工,还是一人找一个。吉时有预感,就在这周末,也许就在今天,二选一会出结果。

开门的是保姆,她把吉时请进书房,说是廖先生正在书房等他。提前预约了,待遇就是不一样。

吉时昨天预约的时候自称是著名历史学家孙教授的徒弟,想要编撰一本有关民国报社媒体历史变迁的书,所以想要寻访民国时期那些当过记者的人的后代。

上周末,吉时去找到那位廖女士,她倒是挺配合,虽说不知道自己祖上的廖琨是不是当记者的,但也给吉时展示了她家的传家之宝,古董照相机,说是祖上留下的,说不定就是廖琨当年采访拍摄用的相机。

可是光有相机有什么用啊,又没有胶卷。吉时挺失望地鉴赏人家的老古董,结果意外发现了相机上的一串编号,上网一查,这是外国货没错,但是出产年份是1956年。

吉时没拆穿,1956年的进口货,也可以当做传家之宝嘛。总之上周末的那趟,等于一无所获。但今天这趟,吉时有预感,一定会有所收获,因为昨天预约的时候,这位廖方南显然是有料,一点没推辞,直接叫吉时上门详谈。

廖方南是成功企业家,是做网站的,某种程度而言,他跟廖琨是同行,都是媒体人。他会不会是继承了家业呢?

书房里,廖方南客气地请吉时坐下,询问吉时为何会知道廖琨这个名字。

吉时既然自称是孙教授的学生,那么尚城日报社社长刘非就是他的师兄。吉时说,他曾拜托师兄查看了民国时期的旧报纸,得知了廖琨这个记者,对他产生兴趣,所以想要寻访廖琨的后人。

廖方南颇为自豪,直接承认:“没错,我的曾祖父就是那个曾经在尚城日报社当记者的廖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