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乔川瞧穿真相(3/3)

对于前两个问题,李从墨的回答跟佟伟一致。第三个问题,她的回答与毕青书、阿凤和佟伟一致。

我作为侦探的工作就此告一段落。虽然这些供词表面看上去杂乱无章,但那只是在一般人眼中得出的结论,而我不同,我是侦探,我已经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解开了谜题,我能够肯定有关那个恐吓犯的身份就蕴藏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回答中。聪明如我,已经看穿这其中的诡计及真相。

门外毕青书正叫我去吃晚餐。我的笔记暂时先写到这里。我准备在晚饭后正式开启我的推理,揭露苏公馆中隐藏的众多秘密中的其中一个,也就是有关于恐吓信的真相。

好戏即将上演,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恐吓信上的前半句将会在明天应验,苏公馆将会少一个活人。

笔记的第一篇到此为止。

哎呦,不错喔。吉时的胃口被调得足足的。虽然他身为一个业余的推理爱好者,已经从笔记中记载的14个人的谈话内容中参悟到了一些端倪,有了自己的推理结果,但是他对乔川接下来的推理仍旧非常感兴趣。

这就像是两个不相上下的人做相同的试卷,做完了,自然要对一对答案,看看结果如何。

而且乔川记载的案件颇有古早推理小说的风格,朴素、信息量大、掺杂很多无关的干扰信息。吉时期待笔记最后的推理也能像推理小说般精彩。

正要翻页去看乔川的第二篇笔记,揭晓推理的答案,门外传来孙巧岚的呼唤。跟笔记中的乔川被管家叫去吃饭一样,老妈也叫吉时去吃饭。

吉时只好放下笔记,因为老妈此时就是一个闹铃,如果吉时不赶去关掉闹铃,那么这个永动机闹铃能响到地老天荒。

晚饭后,孙巧岚要求吉时帮忙刷碗,刷碗后,孙巧岚要求吉时作陪,一起观看现在电视上正热播的民国剧,那是一部以真实历史改编的正剧。

这部剧名叫《我不是药王》,讲的正是尚城市知名药企傅承制药的前身、清朝康熙年间便成立的老字号药铺——傅承堂的兴衰历史。

从清朝开始,傅家的祖先,宫中的御医研发出御方;辛亥革命后,这位御医如何开创傅承堂,传承御方,治病救人,心怀天下,在动荡的年代里兼济苍生,初心不改,赤诚报国;改革开放后,傅承堂如何顺应历史前进,改制发展,再创辉煌的故事。

当然,里面必须要加入儿女情长,家国恩怨等等调味剂,才能让这部剧雅俗共赏。

吉时可以想见,这部剧的投资方一定有傅承制药,编剧也一定把剧本给傅承制药那边的负责人看过,剧情肯定是有艺术加工,美化傅承制药的;剧中的植入广告肯定是傅承制药的药物,哦不,应该说整部剧就是一个大广告,根本不用植入;最重要一点,这部剧热播期间,傅承的股价一定飘红,屡创新高。

可能是因为刚刚看过民国时代的侦探笔记,吉时对陪看民国剧并不排斥,更何况他对傅承制药的印象相当不错,毕竟是尚城的明星企业,中华老字号,各种药卖的不贵,疗效也好,有口皆碑。结果看着看着,吉时还真的看进去了,有点欲罢不能的意思。

反正那本笔记在自己手里,那位阿姨就算后悔也找不到他要回,可以留着慢慢看,不必急于一时。那么索性先看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