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饥荒(2/3)

仅仅过了半年,全世界储备的粮食就开始告急,美国政府只能实行一定的配给制,以坚持更长的时间,但白宫前面马上挤满了饥饿的请愿者,长时间的营养不良,让人们形容枯槁,摇摇欲坠。

谁知也没料到仅仅不到一年,不但农产品大幅度退出市场,连肉类也变成了奢侈品,毕竟拥有智慧的动物不会永远受人摆布,

全球的鸡类由于反抗已阵亡十多亿只,剩下的三百多亿只也无奈的开始了越狱行动,但由于缺少食物和人类的猎杀,最终全都被抓了回来,养殖场只能日夜不停地通过人工授精来维持数量,却难以抵挡这种雪崩式的产量下跌。

畜牧业同样也好不到哪儿去,失去驯化的大型动物伤人时有发生,养猪场甚至出现多起几十头猪围攻工作人员的事件。

绝大部分畜牧养殖基地直接变成了屠宰场,所以与虫类战争头半年,肉类还是很充实的,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无肉不欢的美国人已经开始在城市里捕猎猫狗了。

爱动物人士在三个月后就开始倒戈,虽然此前他们都是虔诚地做着狗儿子和铲屎官,但这全球性的灾荒来临之际,第一批“屠狗者”和“食猫族”就是在他们之中产生的。

没倒戈的那些爱猫人士和爱狗人士,在初期还坚持向流浪动物投放狗粮和猫粮,但在几个月没吃过肉之后,还是没能逃脱真香定律!

“我爱狗,无论是红烧的还是椒盐的!我不惜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胃。”一位前爱狗人士信誓旦旦地说道。

虽然大部分人已接种过疫苗,但全物种的进攻,让疫苗的效果形同虚设,作为动物和植物之外的微生物,它们的态度对所有生命来说都是举重轻重的,

值得庆幸的是还没有证据显示病毒和细菌参与了此次的大反扑,但是虫子们有意识的传播和扩散病毒,还是让疫苗战几乎陷入了绝境,H1N1、狂犬病、口蹄疫和疯牛病,大有在人类之间重新爆发的趋势。

就连传统的渔业也如履薄冰,渔船出海都需要海军舰队护航,由于鱼类结成了同盟,对人类航线了如指掌,捕鱼船一网下去,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收获的。

现在捕渔的办法是通过雷达跟踪鲸鱼群,在北冰洋附近捕捞磷虾,这是唯一可靠的渔业产出,同时,落单的渔船还要面对大型海怪的袭击。

目前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海洋里的诸多生物似乎正在忙着彼此厮杀进化,那些突然冒出来的巨怪们,暂时没空来搭理陆地上的人类。

城市里的战争规模一点也不比乡村小,各国政府把所有可见的水面全部抽干,把幸存者集中在无虫区域,但饶是如此,多年前隐藏在暗处的虫卵仍在悄悄孵化。

即使是非疫区,也冷不丁地要爆发一轮蟑螂灾害,它们在母虫的指挥下同仇敌忾,更像是一个配合完美的巨型机器,毫无畏惧,奋不顾身地攻击人类,

和它们早期的先辈一样,蟑螂趁人不注意,一只接一只地跳入人们的汤里,和其他食品中,以最大程度地恶心人类,达到一粒老鼠屎毁掉一锅粥的目的。

但即便如此,饥饿的人类还是忍着恶心把混合着蟑螂尸体和老鼠尸体的食物,当作高蛋白摄入的主要来源,一股脑地吃下去,同时催眠自己,味道是鸡肉味嘎嘣脆的。

但这也导致了更大的疫情,以至于政府出台法令,禁止交易含有蟑螂和老鼠尸体的食物,所有被污染的食物,必须经过严格的二次加工才能食用。

望着战局图上血红的一片,那是被各种动物和高致病性昆虫占领的区域,剩下的人类聚集地已经寥若晨星,总统感到了一阵深深的无力,

只是他没发现,这些聚集地被虫群有意识的分割开来,而且各类昆虫(地上的,地下的,跑的,飞的,爬的)和鼠类等,似乎刻意避开了,发电和供电系统,以及人类远距离沟通的保障——通信,否则对它们来说破坏有线通信设施不要太简单。

这也是刘康对虫群设下的限制之一,要是不这么做,人类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电力,以及快速获得信息反应的能力,从而变成一团散沙,无法共享信息,便无法做整体认知与决策。

一旦信息和电力被切断,甚至会出现很多人类个体信息闭塞,直到到自己死亡,也不会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没有了整体性判断,剩下的只有各自为战,普通人类的战斗力强能强到哪里去?

此时在地球的另一边,超级大国早早地就在水源地附近,清理出了大片的点式居住区,居住区的建设标准很简单:无虫,无虫,还是无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