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三字经该不该上教材(2/2)

四五个人,瞅着地下的卷轴,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过来。

终于。

最先看完的老李震惊道:“不是……老田你藏拙啊?不对,不对……这《三字经》真的是你写出来的?不能够啊……你写不出来这种档次的东西啊!”

梅老师看完后,推了推眼镜,然后尽量地让自己淡定了一些:“这肯定不是他写出来的。说吧,你从哪儿弄来的?这墨迹还未干透,原稿在哪儿呢?”

“咔擦……”

大光拍了好几张照片,连连点头道:“好,很好……这《三字经》是真的好!堪称是启蒙读物的巅峰神作!原作在哪儿?作者是谁?”

阿杰:“老师,这……能入教科书了啊!”

顿时,阿杰的这一句话,让几个人都看向了他。

然后,李主任笑了一下说:“嚯,合着是打定了这个主意,是要把这《三字经》送上教科书,是不是?”

梅老师:“确实够资格。太够资格了,我同意。”

大光:“我也同意,原稿呢?我拍张照片。”

几分钟后。

一群人脸色都变了几变,气氛有点儿沉默。

梅老师:“嗳!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是杨过写的呢?”

大光点头:“要是随便换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根本不知名的人,只要《三字经》一出,他必然能上教科书。但是……这杨过……”

阿杰:“老师,关于杨过的争议,可都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这个人……如果可以上,他的诗词早就上教科书了啊!也用不着等到今天吧……”

“啪……”

老李猛的一拍桌子道:“办……管他是谁呢!这事儿,必须得办。不办对不起这篇文章。杨过此人,虽然行事虚浮,但是真才实学还是有的。近年来,文学界很多人都不愿意提及他,那就能跳过了么?况且,《三字经》都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我们能视而不见吗?”

田枫拍手道:“对,就是这个理儿……杨过的诗词没能上得去,这就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那群人还懂不懂什么叫文化?如此煌煌经典摆在面前,他们还要考虑吗?根本不需要……这事儿,我带头,教科书上定了……”

梅老师:“罢了,算我一个……杨过这个人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以前毕竟年轻。近两年,可安稳多了。那么大的一家企业,人家愣是几年时间就做起来了,这种人本来就是天才……”

大光摸了摸光头:“得,算我一个……”

……

中小学教材教学研讨会。

现在,有二三百名专家来到了一间会议室,正在召开一场紧急的常委会。这些专家由一些著名作家、特级教师、学者、教授,以及特邀嘉宾等组成。

有些人还不明就里,这么急把我叫过来干嘛呢?

原来,田枫在拿到《三字经》的第二天,就纠结了十几个重量级的老教授,都是华夏文坛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是他们发起了这么一场会议。

会场中。

很多人一听到杨过这个名字,顿时头大如斗。这个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他们的会议上,被反复谈及。为什么?因为每年都有些人提出,要把杨过的诗词纳入到初高中的语文教材中去。

然而,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原因也很简单,很多专家认为杨过心高气傲、行事乖张,就差没说他放浪形骸了。

可这一次,田枫强势地说道:“我们十多个常委已经商量妥当了,这一篇《三字经》对华夏的启蒙教育很重要,我们务必赶在下个学期开学前,将它纳入教材中。”

这时,有负责人站了出来。这人名叫张恒,脸色铁青。

张恒:“各位教授、田校长……按理说,你们的级别都比我高,我不该说什么。但是这件事,请原谅我们无能为力。实话说了吧,杨过他在所有方面,条件都满足。但是,他这个人,是一个商人,是一个戏子,还喜欢打架斗殴……我们可以允许在他百年后,将这些东西放在教科书上,但绝不会允许现在就放在教科书上……”

大光摸了摸光头,当时就想冲上去,却被人拉住了。

大光:“去你大爷的,你在我眼里也就是个小年轻,本不该骂你。但是你猪脑子啊你?这是造福下一代的好事,不是祸害下一代,你懂吗?”

张恒一点儿都不怂:“我很懂,造福和祸害,谁能说得清?华夏讲究中庸之道。了解一部作品、一首诗,就必然会去了解这个人。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懂。而杨过呢?请问大家,我们该怎么让孩子去了解他?去学他的三观?”

喜欢我乃全能大明星请()我乃全能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