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响应和反击(2/5)

3、生活垃圾分类,节省可再生资源。

……

倡议书自然没有《穹顶之下》的报告好,提出的方案也是很多人以前曾提出来过的。但是,真正这么去做的人很少,十不足一。

但就是这封名不见经传的倡议书,在签了N多个微不足道的名字以后,配上图片,却在微博、朋友圈,网络上争相转发。

这就叫趁势而起,借势而行。

在《穹顶之下》之后,大家忽然开始关注环保这个事儿了。毕竟,没人希望自己整日里吸着有毒的空气。普通百姓觉得自己应该宣扬一下正能量,正好张栋这正能量的倡议书就出来了,于是就火了。

上面的压力也很大。

春晚收视率,这根本不算什么事。

关键问题是,环保这个问题被引爆出来了。

《穹顶之下》这个事儿,在米国《华尔日报》、BBC栏目、《赫芬顿邮报》、《泰晤士邮报》等国际新闻媒介上也出现了。

BBC:“在华夏,一部关于空气污染的记录片在不到4时内,累积了超过2亿点击。”

CNN是这样报道的:“如果你生活在华夏,却没有看过……至少听说过《穹顶之下》,你一定是个山顶洞人。”

赫芬顿邮报:“公众对华夏空气污染的反感已经酝酿多年,现在这个国家可能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

泰晤士邮报:“华夏明星杨过关于污染的报告会,可以和雷切尔的开创性作品《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塑造的米国环境保护运动——相提并论。”

最最夸张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