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帝王之学(3/4)

“淡泊名利?”韩度语气中的讽刺之意更大,好似听到了天下最大的笑话,带着库库库压抑不住的笑声,问道:“既然淡泊名利,那圣人当初为何不就在曲阜呆着呢?为何不惜奔赴万里,也要周游列国?而且,既然淡泊名利,那为何圣人又要不止一次的答应出仕呢?”

朱标张了张口,最终却什么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韩度见火候差不多了,便笑着从怀里拿出一本论语来,说道:“就拿这本论语来说吧,原本就不是圣人亲自编撰的书籍。后世,更是被不知道多少人,给加了多少私货进去。这里面很多都不是圣人的本意,甚至和圣人的意思完全相反。”

“就拿这一句来说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殿下觉得,应该如何理解?”

朱标看着韩度指出来的这句话,脑海里顿时就浮现出宋濂教导他的场景,便如实说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先生以前教导过孤,给孤专门讲解过这句话。意思就是,百姓可以驱使他们,但是不能让他们知道朝廷为何要驱使他们。”

果然如此......韩度眼睛眯起,微微一笑。

随后便抬头找了一下,竟然还真的找到了笔墨。拿过笔,韩度轻描淡写的在这句话上点了两下。顿时就变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殿下请再看。”

朱标只是朝韩度改动过的论语上看了一眼,整个人的脸色就顿时僵硬住。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韩度不急,好整以暇的喝着茶,等着朱标回过神来。

过了半响,朱标目光灼灼的看着韩度,语气郑重的问道:“这,这怎么可能?明明是同样一句话,为何释义会完全相反?”

韩度没有去回答朱标这个问题,反而放下茶杯,笑着问道:“世人皆认为圣人是博爱天下的,那以殿下看,这两种释义,那种才是圣人的本意?”

朱标只犹豫了一息时间,便点头说道:“当然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既然这是圣人的本意,那自古以来的儒生们为何要偏要曲解圣人的意思呢?难道真的是千百年来,都没有任何一个儒生明白圣人的意思吗?”韩度继续反问道。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朱标深吸一口气。自古以来多少能人豪杰,怎么可能连这小小的一句释义都会理解错?而且一错就是这么多年,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质疑。

“他们为何要这样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