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心头好(2/4)

宋顾谨失笑。

他很快就带着宁昭昭七拐八拐的,找到一条小巷子。

“若是论木簪子,这户才是鼻祖。只是材料一般些,不如沈廷玉的尊贵,手艺却是百年传承。你可以定做。”

那是个老人,看不出年纪,见人的时候不卑不亢。

他似乎跟宋顾谨是熟识的。

不多时,一个老妇就捧了个精致的盒子出来给宁昭昭挑。

然后果然棒槌眨眼的功夫就闪了眼。

那些都是上了油保养得宜的各种木簪,有黄桃木,楠木,檀木,红木等等。木簪子的样式一向不能复杂,最讲究簪体的光滑和簪身的造型,弧度等等。大拙大雅,愈是这样的,愈是对手艺人的要求高。

原见着沈廷玉的已是上品,如今见了这位老先生的,虽然如宋顾谨所说,“材料一般些”,可看在宁昭昭眼里件件都是千金不换的宝贝。

一对比沈廷玉那些东西就成了附庸风雅故作清高的渣。

宁昭昭捧着匣子看了半晌,然后抬头看着宋顾谨,眸中露出渴望。

“都要?”

宁昭昭点了点头,小声道:“都喜欢。”

宋顾谨无奈地笑了,对那老人家道:“孙伯,您瞧……”

孙伯并不知道宁昭昭的身份,却认得她眸中的欢喜。有人欣赏自己的手艺,对手艺人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一件事。

他道:“小芽子喜欢,便都拿了去吧。”

宁昭昭顿时两眼放光。

宋顾谨和孙伯商量价钱。从他们的对话中,宁昭昭听出原来宋顾谨是这家人的恩人。当初他还在大理寺就职的时候,平了一起孙家的冤狱。

因此孙伯是无论如何不想收他这钱的。但架不住宋顾谨和宁昭昭一定要给。

最后给了几百两银子,抱回来一匣子足有二三十支木头簪子,棒槌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她在大街上就打开匣子挑挑拣拣,想着哪个送给齐缀。

觉得哪个都是心头好,不想送。又觉得这东西,材料委实不怎么值钱,自己觉得是好宝贝,给了齐缀不定还要遭嫌弃,那多不划算。

所以最后她吩咐回府了。

众人:“……”

此时,驿站。

宁昭昭虽然没派人去送信,但齐缀也觉得差不多她该过来了,一大早就等着了。

派人去打听,说是走到路上就打道回府了。

齐缀:“……”

尚仪公主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