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战舰的威慑力(3/3)

不过指挥部门之外,船上其他位置的船员可就没这么轻松了,甲板上的船员要用人力将船帆在五十多米高的三根桅杆上进行反复的升降练习,这绝对算是一个相当耗费体力的苦差事。下层的作战人员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必须要在低矮拥挤的作战甲板上操作火炮,练习装填、瞄准、清膛、复位等射击流程。

尽管这艘船上的炮位几乎都装备了了今年研制出来的新一代机械制退装置,但其效果依然有限,只是减短了火炮发射时因后坐力向后退出去的距离,炮手们往往还是需要用人力将火炮复位到比较精准的射击位置上。而反复推动几百上千的火炮,将十几斤重的铁弹抱起来填进炮膛,这些力气活也是相当的费力。不过好在海军的待遇极好,每天三顿饭管饱,其中两顿都有油荤,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船员们的体力能够跟得上训练的要求。

武森的待遇也水涨船高,有幸能够跟着归化民军官们一起享用特别的军官套餐。尽管对他的委任命令还没有最后下达,但同僚们都知道此人极得王司令的器重,因此也不会有人不长眼跟他别苗头之类的。

“今天再在两个港口之间完成一次巡航,就可以结束了!”王汤姆的命令让所有船员都是心中一沉,但军令如山,再怎么累还是得先尽力去完成命令才行,于是在王汤姆的指挥之下,“威严号”缓缓地转过榆林角,驶向西南方向海面。

“天啊!那是什么东西?我看到了一艘大型战舰!”在某艘即将驶入胜利港的商船上,葡萄牙人托马斯以几乎快要破音的腔调大声惊呼道。

托马斯自从被澳门的理事会任命为驻三亚使者之后,就已经算是在三亚这边长期定居了。他所负责的事务不仅仅只是商业贸易,就连现在葡萄牙从三亚进口军火运往欧洲的秘密买卖,也是由他一手操持的。

托马斯在跟海汉打交道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了这股势力的崛起是不可能遏制的,与其和海汉做对争夺现有的这点利益,倒不如与他们进行全面的合作,以葡萄牙人所擅长的海上贸易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尽管葡萄牙人在海汉的军事压力之下选择了撤出南越地区,但双方接下来在贸易上的合作却让葡萄牙人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不小的收获。现在有了海汉人从中作为媒介,葡萄牙从大明获得各种商品的渠道也大大增加了大明官府虽然限制了民间商人与葡萄牙的贸易范围和数量,但却没有限制过与海汉人的贸易渠道。于是大量的大明商人为了获取那些独家经销的海汉商品,便将葡萄人所需的茶叶、瓷器、丝绸等货物先卖给海汉,再由海汉转卖给早已经等得眼巴巴的葡萄牙人。这个过程虽然多转了一道手,但所有人都能各取所需,对葡萄牙来说仍然是划算的买卖。

托马斯在一个月之前接到了澳门理事会的通知,让他回去进行事隔近一年的述职,于是在托马斯赶回澳门述职期间,就恰好错过了“威严号”盛大的入列观礼仪式。

托马斯长期住在三亚,倒也知道胜利港的造船厂里一直都在秘密建造着某种大型船只。但他所打听到的消息都是声称这种新船是用于海上贸易的货运船只,并且爆料者还说得有板有眼,称这种新船的载货能力要比现行最好的“探索级”民用版还提升了近一倍之多,而且海上的适航性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还说海运部要将这种新船分出货运和载人两种不同的型号,以便能从大陆更高效地运回移民人口。

爆料者说得有鼻子有眼,以至于托马斯后来就信了这类说法,认为海汉人大概真的是准备像荷兰人那样,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事业了。然而事实却并非他所想的那样,当他看到这艘战船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上当了。

“这些海汉人个个都是演员、骗子!”托马斯望着硕大的“威严号”,忿忿地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