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3/4)

他从后门进去继续听第三讲,因为迟到,刘斌随便坐了一个后排靠边位子,没去第一排打扰大家。

-

讲座结束后,乔依之上台去感谢周教授。

虽然最后这些结果筛选和分析虽然是乔依之没接触过的,但她马上就要去实验室做实验了,这些技巧和方法她很快就能试用一下。

完全缓解了乔依之现在对科学实验两眼一摸黑的情况。

周良策教授看了一下乔依之的笔记,包括最开始的灵感来源笔记,到最后实验结果分析,乔依之一共写了十二页,二十四面。

而且她不是只记笔记,她还知道把重点的标注出来。

有些地方周老都觉得自己讲的点太多,有些平行、有些事上下级关系。学生会很容易弄混。

但乔依之把每个点的位置都标注对了,而且还用罗马数字分了级。有关系的她也用箭头标注了出来。

可见乔依之是有自己思考过,理解了一大半的。

周老看了一会儿,对乔依之的学习能力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他给台下招招手,让李闻风把自己的笔记也拿上来。

李闻风因为上辈子就是本专业的缘故,他记得笔记很简洁,全部都是对周老所讲内容的概括。

比起乔依之‘预习’一般的疯狂吸收知识,李闻风已经到了后阶段的一边‘复习’一边总结。

——这俩人简直都是天才中的战斗机。

周老又忍不住递出橄榄枝,纵然周围有很多同学经过,他还是说:“你们俩真的不考虑保送科大?在科大我可以给你们开通试用国家一级重点实验室的权限。而且,我从笔记可以看出你们的英语水平绝对非常好。你们来科大后要是想出国交流,我也可以给你们推荐去耶鲁或者你们想去的任何学校,大一大二想出去交流都可以。”

听到了这些的其他学生们一阵窒息:“……”

这种天大的好事,果然都是留给大佬们的。

学渣不配。

等等,周老这话,意思是这两人还不是科大的学生?感觉听起来好像还是高中生……没错,两人看起来也确实年纪小。

但更让人绝望的是,乔依之还是摇头:“很抱歉,老师,我有恋家情结,我希望在家乡读大学。”

还没走完的其他学生:“???”

在科大能大一大二去耶鲁交流真的也很少见了,这么好的机会这俩高中小朋友都不要?

这难道就是那种传说中小小年纪就对自己有了人生规划的大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