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3/3)

结果武仞说:“您恐怕没仔细看那个说明书,每一步该做什么都写的明明白白,她能做成这样做,只能说明她英语好。跟科研能力,关系不大。”

顿了顿,他补充,“如果对照着实验步骤还做不出来的话,那么我觉得可以去检测一下智商。”

陈礼和肖孟昌:“……”

武仞继续说:“你们十年前编撰教科书的时候,仪器还没现在这么先进,做出这个轨迹确实需要一遍遍调试。但现在,这个仪器已经自动过滤了误差数据,基本上都能一遍上手。”

就跟傻瓜相机一样,可以自动聚焦什么的。

只是两位教授好久不接触这些基础动态轨迹,所以惊讶过头了。

听了武仞一席话,两位教授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乔依之英语好从来不是什么秘密,她之前写的那些分析,也都是纯英文的。

那么以此类推,看懂这个标注了1,2,3的步骤说明应该也不难。

说完这些,武仞又来了一句很中肯的评价:“师父,如果真的是你说的那样,这些是一个十六岁、读高一的学生编出来的,那天分确实很强。你想收她当小五,我没意见。”

这就代表了他也认可乔依之的天赋。

武仞是陈礼教授的第四个学生,那么接下来一个,就是小五了。

肖教授想,这个排序的称呼……他们三师兄可能会有点尴尬。

武仞自己天赋也极强,高中时候拿了不知道多少计算机、机器人比赛的冠军。

要不是最后被老陈收了,指不定他还想研究航模去。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通讯不再落后,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米国还有个十五岁的黑客,直接攻破了其国军方几十道防火墙。多少大佬拿他没辙。

国内也有十五岁的小姑娘发现新型算法,受邀参加国际科学研讨会。

甚至还有七岁的小男孩说他以后要改进高等数学。

武仞不像陈教授一样,一心只扑在自己领域的科学研究上。

他跟其他同龄人一样,会刷微博看实事。

在得知世界上还有更小更厉害的天才后,就不觉得乔依之的学神光环有那么明显了。

武仞甚至还有些疑惑,十六岁的小姑娘会一点编程语言,就很厉害吗?

那他自己当年不到十六岁,拿了全国青少年计算机比赛第一名,这岂不是得厉害到上天了?

有了武仞这番话,两位教授也就不再惊讶代码这件事。

转而把目光投放在那个莫名其妙就校准了的仪器上。

这、这个肯定是乔依之做的吧!

这下,就连武仞也沉默了。

过了会儿,他说:“师父,你什么时候收小五?我一百个赞成。”

短短十几分钟,他的态度就从‘我没意见’变成了‘我一百个赞成’。

之后武仞还补充了一句,“我觉得,她可能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

乔依之并不知道她走后发生在实验室的谈话,她自己在回家路上还在想自己该怎么给两位教授解释,那个简单的轨迹代码不是她编的。

那就跟系统白给的一样。

真的不代表她有多聪明。

不过乔依之又觉得,教授们在她走后应该去看看那个册子,代码什么的全在上面。

他们应该能知道自己就是把代码敲上去而已,根本没动脑子。

司机把车往家里开,说:“小姐,下午还去上课吗?今天是礼拜五,不去的话就等于有两天半的时间休息。”

乔依之本来想利用下午时间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黑科技。

但一听到司机的话,她突然反应过来,今天是礼拜五。

如果不去的话,就得等下周才能见到各科老师,还有……李闻风。

喜欢病弱学霸她重生了请()病弱学霸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