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袁绍之死(3/3)

伤势越来越重,几个月下来,已经奄奄一息,眼看大限将至。

此时在病榻前的,有他的妻子刘夫人,三子袁尚以及谋士审配三人。

其余人等皆被他们的军兵隔绝在外面。

袁尚正是刘夫人所生,母子俱坐在榻边,看着进气多出气少的的袁绍,已经乱了方寸。

这时候在后面的审配对刘夫人招了招手,轻声道:“夫人,您快问问主公,立三公子为世子,可不可以?”

说起来这事也是怪袁绍。

袁绍喜欢三子袁尚,这是世人皆知之事。

为了能平安的让袁尚接班,他早早就把长子袁谭过继给死去的哥哥为继子。

所以理论上袁谭已经是他的侄子,自然不能染指家业。

而二子袁熙从来就没有存在感,身后也没有势力支持,后来又去草原被去卑抓走,自然也无法威胁到袁尚的地位。

所以袁尚继承家业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可是袁绍却直到现在你留之计,依然没有明确把袁尚立为世子。

相反他当初还不顾沮授的激烈反对,把袁谭立为青州刺史,明知郭图辛评在支持袁谭,却不加以阻止,相反还十分信任郭图辛评。

正是袁绍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为将来兄弟阋墙埋下了祸根。

刘夫人会意的点点头,来到榻前轻轻问道:“夫君,让显甫继承你的位置,可以不?”

榻上的袁绍紧闭双目,无动于衷。

刘夫人伸手指,横在袁绍的鼻孔上试了一下,虽然气息非常微弱,但是依然还有热气,于是她又问了一遍,“夫君,让显甫继承你的位置,可以不?”

袁绍依然没有动静,刘夫人正想趴在夫君胸前,听听心脏还跳不跳。

突然之间袁绍睁大了眼睛,把刘夫人下了一跳,只听袁绍喉中突然清晰的传出一个字:“可!”

刘夫人大喜道:“这么说你同意了?”

她推了推旁边的袁尚道:“快给你父亲磕头。”

“谢父亲!”袁尚连忙跪在榻前叩头。

后面的审配紧张异常,把早已准备好的纸笔递过来,轻声急道:“先别忙着磕头,这恐是回光返照,快请主公立下字据。”

袁尚赶紧拿着纸张扑到榻前,就见袁绍睁大着眼睛,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双手前伸似乎要卡住某个人的脖子,厉声道:“曹阿瞒,曹-阿-瞒……”

说完最后一个“瞒”字,气息吐尽,脑袋一歪,失去了气息。

这位雄踞河北的大枭雄,终于走完了他短暂辉煌的一生。

其实袁绍这个人,并不是一个特别心狠手辣的人,对所有势力,无论是本土豪族还是士族,就连乌桓异族人,只要能拉拢就拉拢,共同组成了这么一个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的袁氏集团。

这种方式固然一开始发展迅速,但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人在背后掣肘。

他也不下狠心,痛下杀手,反而优柔寡断,漠视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这一点倒很像后世常凯申以及他的果党。

而反观曹氏集团则纯粹的多,有一个心狠手辣,刚毅果断的主公。

文官主要依靠颍川士人集团,武将主要靠谯县集团,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都不用鞭策,自动为集团效力。

如此这样一个集团,虽然起步发展远不如袁绍迅速迅速,但是只要发展起来,其战斗力就远非袁绍集团那种大杂烩可比。

这一点,跟太祖爷的宏党何其相似。

此时审配看袁绍没有了气息,不由气急败坏,长叹道:“哎,虽然主公最后关头答应立三公子,可是就我三人在场,再无他人作证,这说了跟没说也一样。

只能做一份假遗书了。”

说着,审配立即伏案疾书,代袁绍立了一份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