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伴读(2/4)

颜宓不管旁人怎么看,他只做自己的事情。就算因此多了三五个罪名,颜宓也不在乎。

颜宓头上的罪名越多,元康帝才会放心他在外平乱。如果颜宓在东南亲民如子,同当地官员士绅打成一片,元康帝就该紧张了。到时候元康帝再也顾不得自己的钱袋子,他会不顾一切地将颜宓召回京城法办。

总而言之,一个嚣张跋扈不得人心的颜宓,比一个爱民如子得人心的颜宓更值得信任,更值得托付重担。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颜宓带着兵,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将东南一带彻底的梳理了一遍。

盘踞在东南的山匪盗贼,被杀了七七八八。剩下的也不敢继续留在东南为祸,全都离开了东南,跑到别的省份祸害。

一时间,东南的治安空前良好,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

颜宓带兵清剿山匪盗贼,老百姓举双手双脚赞成,私下里都说颜魔王还是很不错的。虽说脾气大了点,手下的兵纪律差了一点,但是打仗杀匪,这些兵都是一等一的强悍。

只要这些兵不祸害当地百姓,百姓就对颜魔王没意见。甚至百姓还希望颜宓能够长久留在东南。

这是结果,是颜宓事先没想到的。自己没事找事干,顺手解决了山匪盗贼,没想到还给自己赢来了好名声。

颜宓捏捏下巴,他要好名声有用吗?没用。

所以颜宓就去撩拨当地官员。希望当地官员多多弹劾他。最好能够将他说成一个十恶不赦的人。

当地官员对颜宓无比的气愤。世上竟然有如此不要脸的人。

颜宓剿灭山匪盗贼,对老百姓是好事,可是对官府未必是好事。颜宓将山匪盗贼都解决了,当地官府拿什么做政绩?颜宓此举,分明是在抢当地官府的饭碗和政绩。这在官场上是大忌。

于是东南的官员们,非常有默契的,纷纷开始写奏章弹劾颜宓。

颜宓捞过界,此事不能容忍。

弹劾奏章到了京城,到了朝堂,又掀起了一场弹劾颜宓的新**。

元康帝看着从东南来的奏章,心里头很满意。颜宓几乎是将整个东南官场都给得罪了,这样好,如此一来,元康帝至少放心一半。有整个东南广场帮他监视颜宓,元康帝不相信颜宓还能翻起风浪来。

哼,只要整个东南官场同颜宓作对,颜宓就得寸步难行。为了补给,装备,颜宓就只能低头。

一想到骄傲如颜宓也要低头,元康帝心中有些难掩的兴奋。

这会,元康帝看着群情激奋的御史,都觉着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有这群御史在朝中折腾,这个朝堂才不会显得死气沉沉。

照例,那些弹劾颜宓的奏章,全都被元康帝留中不发。

元康帝自己乐呵一下,事情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海盗一日不平,颜宓一日不回京。事情说起来就这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很难很难。

关于海战,颜宓是菜鸟。菜鸟就要有菜鸟的态度,所以颜宓很虚心的给那些海战老将们学习经验。

每三天都会下海实地感受一番。

随着时间的推移,颜宓对海战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就连他手下的兵,一个个全都成了水猴子,跟那些渔民们相比,表现看起来已经没有丝毫的差别。

熟悉了海洋,接下来就是实战对练。

这一切,颜宓都是背着其他人偷偷在做。颜宓不希望外人知道士兵的训练进度。因为颜宓不想过早的和海盗对上。颜宓需要将时间尽量的拖延下去。

京城内,因为颜宓风头正劲,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颜宓,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提到颜宓此人。因此,在京城宋安然也跟着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每天都有人下帖子请宋安然赴宴。

除了关系比较亲近的,其他人的邀请,宋安然全都以各种理由拒绝。

时日长了,大家也都知道宋安然的态度。识趣的人,不再轻易给宋安然下帖子。不识趣的人,还是一次又一次的给宋安然下帖子。

这天,宋安然接到了一个她不能拒绝的请帖。

宫里面的德妃娘娘请宋安然带着两个孩子进宫。

宋安然同德妃,以及德妃的娘家都没有来往。宋安然想不明白,德妃为什么会请她进宫。

可是德妃的邀请,宋安然不能拒绝。

过了两日,宋安然带着垚哥儿还有筝丫头去了皇宫。

垚哥儿和筝丫头还是第一次来到皇宫,两个孩子都很好奇。不过两个孩子都是知道规矩的人,知道在宫里面不能东张西望,故此两个孩子的表现还算沉稳冷静。

宋安然一手牵着一个,跟着宫人来到瑶华宫面见德妃娘娘。

德妃娘娘没有拿架子,见到宋安然的时候显得特别的亲切,特别的热情。

这份亲切热情,没有让宋安然放心下来,反而让宋安然心头警铃大作。

宋安然暂时不知道德妃见她的目的,于是以不变应万变,少说多看,总是没错的。

德妃一开始和宋安然拉家常,见宋安然客客气气的,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肯说,德妃暗自点点头。

接着德妃将重点放在两个孩子身上。

德妃指着垚哥儿问道:“这是你的次子?”

宋安然微微躬身,说道:“启禀娘娘,这是臣妇的次子。大名颜垚。不怎么懂事,有做得不好的,还请娘娘见谅。”

德妃掩唇一笑,“夫人太谦虚了。这孩子看着就是个机灵孩子,本宫非常喜欢。”

德妃冲垚哥儿招手,让垚哥儿到她身边去。

垚哥儿没动,他挨着宋安然,有点小小的不安。他朝宋安然看去,宋安然对垚哥儿点点头。

垚哥儿得到了鼓励,这才缓缓地朝德妃走去。

垚哥儿先是给德妃行礼,德妃满脸堆笑地拉起垚哥儿的手,说道:“好孩子,多大了,可曾读书?”

垚哥儿点头,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禀娘娘,小子已经十岁了,跟着先生读了几天书。”

德妃娘娘满意地点点头,又问道:“喜欢读书吗?”

垚哥儿想了想,“读书能学到知识,小子喜欢读书。”

宋安然低头,偷偷一笑。垚哥儿这话也算是言不由衷。

三个孩子,就数垚哥儿最不喜欢读书。就连筝丫头,在读书方面都强过了垚哥儿。而且筝丫头在读书方面非常有天分,宋安然感觉自己闺女有成为才女的一天。就是脾气太大了点,就算成为了才女,也是霸王龙级别的才女。而非淑女级别的才女。

德妃又问了垚哥儿几个问题,然后终于放过了垚哥儿。

垚哥儿如蒙大赦,赶紧退回到宋安然身边。

紧接着,德妃又对筝丫头招手,叫筝丫头到跟前说话。

别看筝丫头小,胆子可不小。大大方方的,还带着笑容,来到德妃的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