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亲情与背叛(3/5)

固然有他自己精明强干的因素,但更多的却是来自于关陇集团的加成!

没有文德皇后、没有他长孙无忌、没有关陇集团的鼎力襄助,他高士廉凭什么数十年间都是李二陛下身边最亲近、最有影响力的谋臣?

靠渤海高氏么?

呵呵……

然而现在,高士廉却反戈一击,赞同房俊这个名为救灾,实则将军权分散动摇了关陇集团根基的议案!

为什么要这么做?

关陇集团抛弃高士廉可以,但高士廉怎么可能反水关陇集团呢?

长孙无忌满心不能理解,想要努力的去从高士廉的神情当中找寻一点蛛丝马迹,但是盯着高士廉看了半天,却是毫无所得。

都是人老成精的货色,又怎能将心绪外露呢?

而萧瑀更是在骆驼身上压下了最后一根稻草……

“陛下,微臣以为此议案实乃功在千秋之妙策!”

一直未曾发言的萧瑀在高士廉表态之后紧随而上,侃侃而谈:“孟子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子·王制》亦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民心之重要。房侍郎这项议案,且不论可以救援多少灾民,单单在灾民遭受灭顶之灾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万般绝望之时见到陛下派去的军队,那种心灵上的慰籍以及对所有百姓精神上的冲击,便足以使得陛下万众归心。只要民心所向,何愁陛下不能成就千古霸业,何愁大唐不能千秋万载?”

这便是萧瑀的高明之处,字字句句皆是得自古训、发自肺腑,入情入理,却偏偏就能挠到李二陛下的痒处……

李二陛下最在乎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