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百味消融小釜中?(上)(3/4)

太宗这才打消了念头。

由此可见,若是没有长孙无忌的阻挠,说不定李二还真就立李恪为太子了。历史若有如果,李二陛下的大唐王朝或许就会走进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

房俊向李恪施礼,说道:“不知殿下亲至,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李恪遥遥一抬手,阻止他的行礼,俊秀的面容泛起一个似笑非笑的神情:“二郎免礼,堂堂‘长安四少’之一驾临xF县本王怎敢不登门拜访?若是失了礼数,说不得哪天就被二郎打了黑拳。”

房俊难得老脸一红,被李恪揶揄得有些窘迫,便岔开话题,问道:“殿下不在长安城中风花雪月,何以在这荒郊野外?”

一旁肃立的xF县令岑文叔说道:“二郎有所不知,前日陛下令诸亲王代天子巡抚关中诸县,殿下便是分配到xF县房俊点点头:“原来如此,天寒地冻,殿下和岑县令且入内小坐,饮一杯水酒暖暖身子,稍后还请二位品鉴一番某新研制的吃食。”

虽然心里对于擅自登门的两人很是不爽,可也不得不客气,说几句场面话。

xF县令闻听房家人入住庄子,登门拜访那是情理之中,毕竟房玄龄堂堂一朝宰辅,下官献点殷勤绝对免不了,礼多人不怪嘛。

至于吴王李恪,那就是份人情了。

人家堂堂亲王之尊,若是房俊事先知道李恪身在xF县那必是要亲自上门的,现在李恪反过来到他这里,便说明了李恪对于房玄龄的尊重,并不因身份而摆架子——便是你房玄龄的儿子来了,本王也亲自登门以示亲厚,这叫通家之好。

虽然形式大于实际,但是一个亲王做到如此,也是不易。

当然,话又说回来,以房玄龄在朝中的地位、在李二陛下心里的分量,那个皇子敢不尊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