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小世子的日记(3/3)

其实你不算傻,就是胖了点儿。

安顺十四年,六月十五,天气:阴

今天爹和娘吵架了,闹得整个晋国公府的气氛都很压抑,这还是我从出生到现在起,第一次亲眼目睹他们吵架。

原因好像是因为昕远叔叔送了娘亲一串玉珠。

送玉珠本没有什么,可是他是瞒着爹爹送的。

昕远叔叔的眼睛治好之后,也没有成亲,孤身一人的总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我从爹爹当时的言行中大约捕捉到了什么他好像是吃醋了。

可是昕远叔叔一直没成亲的原因也不能怪他,实在是因为没有好姑娘愿意嫁给他啊。

哎,看来要从根源上解决家庭矛盾,还是得把昕远叔叔的终身大事给解决了才行。

找姐姐商量商量去,毕竟那是她干爹,她理所应答地要操心操心。

为了这个家,我也是挺不容易的。

安顺十四年,七月初七,天气:晴

又到了我的生辰,只是这个生辰注定和以往不一样。

上次的玉珠事件之后,爹爹跟认真地跟娘亲道了歉,承认了自己的冲动,娘亲也跟爹爹道了歉,称自己不该接受单身汉的礼物。

从那以后,爹娘便联合起来,对昕远叔叔的亲事上起了心来。

昕远叔叔一定没有料到会是这种结果吧

大人办事到底还是比我们这些年轻人有效率,不过半个月的功夫,昕远叔叔就订亲了。

是个很爱说话的大姑娘,跟娘亲差不多年纪,但为什么一直没成亲便不清楚了。

今日她还跟着昕远叔叔一起来参加了我的生辰宴。

我听娘亲喊她“青舒姐姐”,好像是肃州人士。

一提到肃州,爹爹就多喝了两杯酒。

安顺十五年,三月初五。

今日出城踏春去了,阿安舅舅和芝芝舅母也去了,他们的女儿灵灵已经十岁了,比我姐姐小一岁,可却比姐姐懂事多了。

回来的时候,姐姐一直追问阿安舅舅那样的性子是怎么追到这么漂亮的芝芝舅母的,娘亲便说起了一些往事来。

娘亲说,芝芝舅母当年投河自尽,恰巧为舅舅所救,之后二人互生了情意,且没有挑明,芝芝舅母跟随父母在回肃州的路上,因为想省银子所以没跟商队一起走,当时的天下不如现在太平,匪患十分嚣张,杀人越货,芝芝舅母的双亲在途中便是遭了这些人的毒手。

芝芝舅母为路过的镖队所救,带回了肃州。

后来消息传到京城,阿安舅舅便赶去了肃州,二人互相表明了心意,芝芝舅母为父母守孝满一年后,便嫁给了舅舅。

真没看出来,他们之间还有这样一段故事性十足的过往。

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出门在外,银子不能省。

安顺十六年,正月十五,天气:阴

又到了上元节,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有些话想说。

我总觉得上元节对于我们家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

尤其是我懂事之后

每年的上元节,不管外面多热闹,纵是出去看花灯,爹爹也不带露一丝笑脸的。

清早起来,他和娘亲必然要去后堂上一炷香。

我问姐姐这是什么规矩,姐姐支支吾吾地摇头说不知道。

她实在太不擅于撒谎了。

但她不肯说,我也不能强逼,于是我只能自己查了。

今日我偷偷跑进了后堂中。

我才发现,这里竟然设了一个单独的小祠堂

香炉前,还放着一碗娘亲亲手做的元宵。

只是灵位上什么字也没有,不知道是立给谁的。

真是奇怪

这是我最后一篇日记,从那之后,便没有再写过了。

可是关于那个空白的灵位,我至今仍不知道是立给谁的。

这三年以来,这个秘密一直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十分好奇,却又不敢问爹娘。

原先已经不会经常去想了,可今日翻到这里,心头的疑惑不禁又重了许多。

我决定要找姐姐去一问究竟。

可她这个时辰竟然还没归家。

哎,姑娘大了心就野了,真是没有办法。

我只好原路折回去。

然在半路上,方才翻开到的日记内容一点点浮现在心头,想到日记中母亲对我的成长怀有的既高兴又失落的复杂情感,我忽然发觉我这随了父亲不善言表的性格竟是许多年来,也不曾跟她说过什么暖心的话。

虽然在我心中,她是最称职的母亲。

我想了想,决定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

来到主院,却被告知他们出去游湖放河灯去了

合着应付完我的生辰,就都出去玩儿去了

俩人都三十多岁了,还成天搞这些浪漫,真是让人很无语诶。

我望着漫天星辰,忽然又有了写日记的想法。

只是,我决定也像娘亲当年帮我写日记一般,帮她和爹爹写一份。

等他们老了之后再交给他们,也让他们回忆回忆人生。

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啦

全文完。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