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诱敌野战(3/4)

更别说,南居益觉得刘承宗只带一千蒙古骑兵跑过来,肯定是另有后手,城外诸将不主动出击倒也没错。

至少稳妥。

偏偏,城外诸将不追击,并非不想,而是不能。

他们根本没经

过深思熟虑,或者说刘进爵、张继载、孙守法都是守备,他们在职责上就没有后退这个选项,因此极擅拼命。

三人做的是一样的打算,安抚军兵、整好兵势,第一时间就擂鼓进军,率部跨过护城河,往西面掩杀过去。

这惊变气得南居益在城头直拍大腿。

刚才该打不打,便已错失良机,这会人家已经歇息一阵,再扑上去打,很难讨得到好处。

而在护城河西边放马的刘承宗,远远听见擂鼓声,在坐骑上站着瞭望明军渡河,当场高兴地鼓起掌来:「来得好!」

正如南居益在城上想象的那样。

刘承宗是谁啊,起兵以来攻无不破,指挥打仗如同本能,尤其像这种局部战斗,根本就不需要额外花费心思,更不可能儿戏地将自己置身险境。

他之所以仅集结了一千蒙古兵就冲过来,确实存了一点急火攻心的泄愤心思,要尽快赶过来收拾明军。

但更多的,还是是怕兵马多了敌军不敢出城,导致泄愤不成,反而变成自己过来打攻城战。

攻城不是不行,但聚集数万兵马强攻渭南县不行,这里离西安府城太近,府城要围、渭南也要围,几乎就等于元帅府要把所有兵力都投进来。

两边距离不到一百里地,集结几万兵马,能连地里的草根都啃秃了。

何况渭南又是一座坚城,大几千的守军据城死守,城里如果再有囤粮,到明年春天都攻不下来,反会伤了帅府如虹士气。…。。

所以他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是用一千蒙古骑兵为诱饵,遮蔽、控制战场,引诱明军野战,并给支援部队带来从容入阵的机会。

眼下一看明军渡河,刘承宗心里也轻松了,他挥手唤过羽林骑,道:「给谢旅帅传令,让他集结人马稍加防守就准备撤退。」

同时对另外两名羽林骑道:「传渭河西岸高应登部千总唐通,命其渡河准备接敌;北岸虎贲营千总马科,率军自河北向东行进,包抄明军。」

蒙古骑兵看见三四千明军乌泱泱的渡河,各个大队也吹响此起彼伏的号角,不自觉地收拢队形,该披挂的披挂、该上马的上马。

而明军渡过护城河,立即先发数队骑兵抢占地形,并进一步向聚拢中的蒙古骑兵发起挑战,压缩其运动地带,为后续步兵、炮手展开队形创造条件。

即便如此,刘进爵、张继载寄予巨大希望的进攻仍旧未能奏效。

谢二虎和他的蒙古兵太油了。

元帅府的蒙古营,除了那点常备的蒙古兵力,剩下大多自屯牧营临战征召成营,担任军官的也以蒙古贵族居多。

这帮人打仗最审时度势,很勇敢、能拼命,但一般不会这么干。

毕竟拼命代价太大,本来屯牧旅人就不多,牛羊也很少,再死点人,牛羊马都没了。

所以在战场上负责晃荡、放马、侦查、地图填色、维持存在都没问题,但是跟明军打硬仗没意思。

毕竟装备上就差着呢,除了那些来自和硕特部的二愣子枪骑兵,其余诸部都不太乐意跟列阵的明军硬碰硬。

刘承宗的指令,对谢二虎来说基本等同于‘下班",告诉他这场仗的后续部分不需要他出什么死力。

既然如此,谢二虎干脆放飞自我,先聚兵列阵,做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等明军进入射程,掏出早前韩郃营李国政部留下的火炮朝明军打出一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