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善人(4/5)

像赵可变那种,传奇在一个晚上功成名就,胡三槐刚好相反,他官拜参将,是元帅府少有纯熬资历熬出来的参将。

胡三槐算是最早投奔刘承宗的边军军官了,他跟王文秀、杨耀、吴养臣等人是同一批固原叛兵,当时在明军那边的官职就是管队。

后来跟着刘承宗转战各地,硬是没碰上让胡三槐和吴养臣领兵作战的机会,因为跟胡三槐搭伙的是师成我,跟吴养臣搭伙的是刘承运。

刘承宗就算让承运上战场,都不可能把师成我派到战场上。

胡三槐总跟师成我待在后方,自然没有战场立功的机会,好在刘承宗一直记着他,毕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同一批的人都升官了,兵权有没有先不说,反正要给胡三槐和吴养臣把待遇提一提。

所以这哥俩儿就是在连年征战的元帅府,靠着六年时间,硬是熬资历熬到参将的。

但实际上越往上熬越尴尬,哥俩儿指挥军队的经验最高都没超过五百人,官职越高,越不可能被派出去打仗了。

好在要建立漠南都督府,刘承宗便把他俩派到杨麒身边搭伙,以前的固原管队又回到了从前的固原总兵官麾下做事。

白文选看着土灶和地窝子啧啧称奇,这玩意很阴险,整个地窝子仅高出地面一尺,十一二个人往里一蹲,上面盖了土和草皮,走出去二三十步根本看不出来,有烟道,生火做个饭远处也看不出来,正面还留有一道两寸高的小窗通风、观察敌情,必要时火枪还能伸出去打。

别说过冬了,就算平时营地外围修几个这个,专门埋伏塘兵、哨兵都好使。

元帅府给白文选带来最神奇的感觉,就是尽管政治体系非常简陋,但军事上的一切都是正规化的,所有事情都比别人走得快了一步。

就比如类似的营垒,西营也修,有时候哨兵也需要挖个洞把自己藏起来,但到这一步就结束了,洞怎么挖、多大、多少人、没人关注这些东西,就和他们的火炮一样,捡来就用、有铁就自己铸,随便铸,能打响就行。

反观元帅府,每一步都有计划,就好像刘承宗从起兵时就做好了跟大明打国战的打算,火枪、火炮甚至炮车,都是有规矩成体系的。

就连他们这次出兵,虽然白文选这一千人不算嫡系部队,但配给上也没有半分克扣,兵粮有限是都有限,可所有士兵都以什为单位配了三罐子油。

分别是火油、荤油和素油。

这会他的西营兵学着在山沟子里挖地窝子,修好了就在土灶上用荤油煎蝗虫,人人煎一大袋子,准备当零嘴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