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有情有义(4/4)

就在这节骨眼上,收到情报的唐通居然给高应登传信,让他别管自己,直接往西撤。

高应登攥着书信愣了片刻,他头一次觉得这个从官军那边过来的降将,居然不单仗打得好,还非常有情有义。

不过其实这并不是唐通为友军考虑,恰恰相反,他是怕等待高应登救援,拖了他的后腿。

面对这种局势,唐通和高应登一样,表面上有很多选择,实际上最优解只有一个。

他想过投降,不过尽管身处包围圈最内侧,己方包括高应登营内的军队都是凶多吉少,可是在大战场范围,他们被包围恰恰说明了大元帅的诱敌成功。

明军会这么做,唐通认为肯定是东边的援军过来了,高台骆驼城很快就会有新的守军进驻,才能让李鸿嗣腾出手来倾巢而出。

而李鸿嗣没有等待两军汇合就率先南下,显然是刘承宗诱敌计划收获颇丰的巨大成功……本来就想引诱一部,削弱工事防守兵力,现在上万军队倾巢而出,甘肃势均力敌的局面很快就会随着一场战斗被打破。

这意味着投降明军不是明智之选,那么剩下的选择就是伪降、汇合高应登突围以及独自突围。

一方面唐通并不认为高应登一定会来救自己,另一方面,就算高应登来救,在唐通看来也是耽误时间,到时候合兵一处谁都跑不出去。

其实是唐通想丢下高应登,因为高应登的目标更大、兵力更多,行军速度显然更慢。

他们两支军队都往西走,唐通不用比明军跑得快,只要比高应登快就行了,被明军截住的肯定是高应登,而他可以率军和刘承宗顺利汇合,甚至还能转头参与解救高应登的战役。

万万没想到,高应登对他的书信十分感动,直接放弃了向西撤退的选择,打定主意,先汇合唐通,再向包围圈东边的缺口突围。

传令兵在戈壁上骑着快马哒哒哒就过来了:“唐千总,高将军命你速速收拢兵马,向西北进军,他让伱放心,元帅府不会丢下任何部下。”

唐通光想抽自己俩大嘴巴子。

不传信高应登没准还真不来救他,传封信倒好,命令来了,他自己带兵跑去找刘承宗属于抗命。

半个时辰后,收拢兵马向西北进军的唐通就看见了有情有义的高应登。

高应登手里还拿着一封信,见面就递给了唐通,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来自中军的情报:塘骑部已经探明,高台骆驼城一个明军满编四千人车营正在西进,企图抄掉你营后路。

高应登笑眯眯对唐通道:“走吧,西边是啃不下来的车营,我们东进……接下来战场是大帅的了。”

中午好!

(本章完)

/61/6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