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排除间谍(4/5)

千总被臼炮放出的开花弹砸死,营城紧随其后便宣告被攻破。

城上士兵把千总尸首收敛送下来,刘承宗只觉得世事无常,照他的想法,臼炮应该把开花弹打过去,在城门楼爆炸,杀伤周围所有人。

结果可能是炮弹信管在碰撞中被磕灭了,成了一颗大哑弹,反倒依靠弧形弹道从天而降,把城门楼檐下的指挥战斗的千总砸死了。

听见莫与京出城投降的消息,刘承宗很高兴,派出护兵为降军开道,但同时他在心里也非常清楚,最不愿看见的情况发生了。

冶国器很精明,被赶出来的就有镇海营的士兵,其实对刘承宗来说,元帅府的间谍战很失败,因为他不是本地人。

他的主力部队来自陕北,与河湟军兵口音不同,使用间谍只能用镇海营兵,但那些营兵在元帅府麾下征战,很多都只是生活所迫。

一旦派出去担任间谍,有些便就地易帜,摇身一变又成了官军,间谍身份很多时候只是那些士兵的一个退路,没人给他尽心做事。

而可以信赖的间谍,又因为陕北口音很容易被人识破,危险性极高。

如今冶国器全面将可能投降倒戈的士兵清退出来,尽管守军的兵力下降了,但凝聚力更高,死守的心态也更加坚决。

这一防守举措,直接使城池规模相差不大的冰沟马场城和已被攻陷的巴暖三川营城,变成两种攻城难度。

一个问题就扔到了刘承宗脸上,考验他进攻决心的时候到了,时间不允许他准备更充分的攻城器械,在此前提下,能承受多大的伤亡代价,来强行攻打这座城池。

两千?

三千?

或者四千。

城西正在修筑的土山下,刘承宗望着两丈高的四方小城,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再次向城内送了一封劝降信,给予守军最后半个时辰出城投降,否则城毁人亡。

随后向诸部下达命令。

“谢二虎移师城北、阿海岱青屯兵城南,两面同时挖掘深壕沟,务必于两个时辰内挖出壕沟,城内一个人不得走脱。”

“黄胜宵在城西修筑重炮阵地,你需要多少步打掉城垛?”

黄胜宵对这活儿已经比较熟了,他看向城头林立旌旗,对刘承宗道:“大帅,三百五十步平射最准,但要冒点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