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人平等射猎营(3/4)

可人家别的土司不是这样,李天俞几万族人,谁他妈认识谁啊,开口一劝就是:“你祁国屏不投降,能保证你三千祁家子弟都不投降?”

“都不投降,就凭百十个土兵,打得过上万军兵?打不过祁家就没了;有一个投降,你们家第十二任土司就有了,你留在新城就只有待宰一条路。”

“不如跟我去西边,管它什么瓦剌插汉,我们十三家拧成一股绳,照样镇守西陲。”

李天俞对土司们道:“不说保全宗族,先保全自己吧。”

十二家土司稍作考虑,都认同了李天俞这个说法,用异样神色看着陈师文。

陈师文在心里气得哇哇大叫:他奶奶的,西宁土司是十四家!十四家!

刘承宗对这个结果,除了一股绳之外都非常满意,他心里也没拿陈师文当成土司,当即做出承诺,把两李两祁四族大土司封至乌兰山南北,准他们移三万族人出去。

剩下的小土司们则被封到黄南小河套,准移两万族人,那边有过去土默特蒙古开垦出的田地,直接由归德城副千户包虎与八角城参将陈师文管辖。

反正土司手里有粮,他们把能迁的人迁出去,留在河湟的百姓面对粮食危机只需要组织耕种,就能更快的解决问题。

办完这事,直到正月二十二日,刘承宗才亲率麾下各路人马组成的军队,向河湟谷地一路进军。

东征兵马的选调没少让刘承宗花费精力,以护兵塘兵千余与黄胜宵的一个千总炮营作为直辖,百余府学生随军,准备安插地方,中军由没赶上南征的参将杨耀麾下三千六百马营组成。

在刘承宗的设计里,中军只作为压阵,在战争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正规作战则需要由从征部队来打。

从征三营为射猎营的巴桑、捕鱼营的谢二虎、辎重营的阿海岱青,他们各自从青海湖沿岸到西宁之间招募人手,组成兵力近两万的正军。

刘承宗的军队准备工作,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让谢二虎和阿海岱青挑选从征士兵。

如今在西宁府治下的蒙古人,能打仗且愿意打仗的人数不胜数,对这些人来说,当兵吃粮可比劳务做工舒服多了。

不管是土默特还是喀尔喀,降兵俘虏绝大多数都是战士,谢二虎和阿海岱青能够从容地优中选优。

而至于巴桑,巴桑和别人不一样,尽管他的出身只是个奴隶,但他非常自信且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坚持想法这方面甚至胜过很多贵族。

不论谢二虎还是阿海岱青,都是蒙古贵族出身,可刘承宗让他们挑选士兵,他们立刻就会认为自己本身的部下不够好,哪怕不这样想,也会从谄媚的角度答应下来。

巴桑不一样,拒绝了挑选士兵的建议,他说他的奴隶崽子们吃得好睡得好用得好,身经十余战,他们害怕但没有人后退逃跑。

桀骜不驯的西番贵族也被蒙古人打散,心服口服的被编成了奴隶崽子骑兵队。

巴桑说:“只需要大元帅一点帮助,巴桑就能带着奴隶崽子们建立功勋,决不把升官的机会让给别人。”

刘承宗到这个时候才发现,那些西番贵族也变成巴桑的奴隶兵了……尽管这和刘狮子的初衷有一点小出入,至少在射猎营内部达成了人人平等这个愿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