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3)

“花?”伶谣好奇道:“什么花?”

“花....花....”

妇人神情有些不对,念叨了两声后,突然起身朝着门外冲去,口中还不停大喊道:“来人啊,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家丫头啊,她快不行了.....”

“大娘!”伶谣一时不察,被她冲出去,急忙喊道。

做饭的汉子也闻声跑了出来,最后二人连哄带拽,才把这妇人重新拉回屋子。

看着妇人如此,伶谣也没什么胃口,匆忙扒了几口饭吃过,便寻这汉子打听出了几家同样丢失女儿的人家,径自去了。

村东头,这里是第一家女儿失踪的人家。

伶谣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年迈的老妪,老妪眼神浑浊,看了伶谣半天,才反应过来,问道:“姑娘,你找谁啊?”

伶谣费力解释半天,这老妪才听明了她的来意,但听明白之后,就老泪纵横,哭个不停。

弄得伶谣心中老有种揭人伤疤的愧疚感。

不过好在,老妪虽然年迈,但却并未糊涂,能将自己孙女失踪一事说的清白。

原来,这家夫妻都去了扬州城做面摊生意,家中只留下年迈的老母亲和自己的闺女在村子过日子,这闺女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奶奶,不仅将家里农活大小全包,还经常背着竹篓去娘娘山打猪草,采草药。

初开始老妪还担心她上山不安全,每次都陪着她,偶尔村子的人也会结伴一起,接连几年都相安无事,后面随着时间流逝,老妪的身体愈发不如从前,别说爬山,就是走几步路都要喘气,闺女心疼,便不让她作陪。

在加上这娘娘山就在蓟庄后面,平日村子里的青壮年都会邀着伴一起上去打些野兔山鸡,没发现什么大型的野兽,老妪也就不在坚持,自那以后,闺女便经常独自一人上山,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捡回来些蘑菇菌种之类的。

祖孙二人倒也过的安宁祥和。

可就在两个月前,少女照例上山采蘑菇,临走前拿好了干粮和水,中午便不回家吃饭,这样就能节省不少时间,多采些蘑菇。

往日里少女经常这样,老妪也就没多想,将头天做好的馒头给了她。

可这次,直到晚饭时辰都过了,还未见人回来。

平日里少女都会赶在晚饭点之前回来的,老妪担心,就去了通往娘娘山的唯一小路口等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