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2章 奔走衙门(3/5)

“很好!”

徐尚立欣赏地看着于煜道,“后天上午有个会,恰巧能遇到***常委、正法委书记姜涛,据我所知他还是比较好沟通的……”

在省级领导层面一般来说不会轻易相互评价,“好沟通”暗含着徐尚立对姜涛的欣赏和肯定。

事实也是,姜涛堪称王益峰、吴通等人空降前省领导当中的清流。

原来通榆的格局是本土系一统江山,虽说系中有系也非铁板一块,至少在场面上能做到团结协作共进退,这也是京都采取掺沙子策略,向通榆空投何超的原因。

然而同样属于本土系的姜涛,却始终是省级领导层面不和谐的角色,各种事端、各种矛盾,反正他就是跟主流本土系格格不入,在一边倒的声音里坚持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每次常委会因为有他,总是隐隐让人心里捏把汗。

原本他是纪委书记,本土系包括岳峙在内千方百计要换人,京都却乐见这种常委的存在,几经周折换任正法委书记,仍留在常委之列发挥应有作用。

纪委书记与正法委书记还是有区别的,姜涛心中怨气无须多说,与岳峙等人梁子结得更深了。

两天后,会议休息间隙徐尚立抓住姜涛去洗手间的机会,于煜守在外面,两位省领导站在小便池前作了近十分钟交流。

“我真是第一次听说,从来没人在我面前提起过!”姜涛愤懑地说。

徐尚立沉重地说:“信息不对称啊,下面都挑好听的、顺耳的汇报,真实情况被堵在中间环节,有时必须通过特殊、极端方式才能达到目的,说明我们的确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基层。”

姜涛道:“我马上安排调查组彻查!姓凤的很混账我早就知道,没想到混账到这个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