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物价问题(3/5)

朱正阳虽这么说,语气里并没紧张,不象于道明渲染的“大祸”,当然也可能故意逗方晟玩的。

以朱正阳如今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计身份,跟方晟说话无须“回报”,更没必要叫年纪比自己的方晟“方哥”,然而这是黄海系包括朱正阳在内多年形成的习惯,方晟也习惯了。

方晟也笑:“我觉得天底下没有正阳和吴郁明搞不掂的问题。”

“这回漏子捅得有点大……”朱正阳汗颜道。

三相省陈故市有个地方特产叫陈故竹笋,以形补形契合国人的养生习惯,从明朝中期起就是美名远扬的佳肴,八十年代相继打入港台、日韩、东南亚等市场,以至于所有陈故竹笋全部外销,国内竟吃不到正宗的。

朱正阳上任后经常沉到社区考察,倾听民意,也注意到这个问题:陈故市民反映别说外地人无缘品尝陈故竹笋,就是本地人吃的都从三相各地销来的,都号称陈故竹笋其实味道差远了。

是不是因为价格因素?外销换取外汇是很重要的。

找来陈故竹笋协会会长一问,除了在日韩、台湾市场价格比较高外,香港、东南亚市场平均售价还略低于国内超市品质较的竹笋。

朱正阳奇怪了:既然境内境外价格差不多,为何悉数外销而放弃国内庞大市场?大家都认为陈故竹笋好,我就有定价权,可以把价格放到普通竹笋的倍至两倍,味道好就会有人买,国内市场的潜力是很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