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落实方案(3/5)

进了集团分配岗位还有三六九等,最好的当然进总部,那是千里挑一,没省领导亲自过问不可能;其次分布在各矿区的行政部门;再差点就是所谓“下矿锻炼”,到采矿队、车间、公司等一线操作三个月后转岗为管理人员;最差的直接到三产、服务、经营企业,虽然也是国企正式编制,但收入要与业绩挂钩,工作压力很大。

既然属于分流而且是“硬着陆”,意味着要服从统筹安排,不可以挑肥捡瘦,通常会降等安排:

即极少数行政人员充实到其它行政部门;大多数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会到车间、公司。

因为僧多粥少,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安排到三产、服务等企业,甚至面临暂时无岗等待安置的境地。

行政、管理、技术人员如此,矿工更不用说了,或者说从开始起矿区和集团压根没把他们考虑在内。

偏偏他们正是不安定因素。

矿工们不仅联合“硬着陆”人员,还有中下游产业的工人以及亲朋好友,倘若火苗被点燃规模真的不下于万人!

集团高层的想法其实跟外面那些矿工一样,那就是:一群大字识不了几个、只会挖矿的糙老爷们,还能干什么?

听到这里,方晟道:“同志们觉得困难重重,我却觉得越来越有希望。在省里听说涉及几万人,到市里经过核算五千人左右,现在数量压缩到三千,绝对数额少了很多嘛。同志们再合计合计还能消化多少——比如说矿洞都要封闭,在此之前要陆续拆除设施、搬出设备,肯定要有留守班子,隔三岔五要派人下矿巡查;矿洞里搬出来的东西都是国有资产,来不及运的必须定点保管、养护,也需要人手;配套的值班、消防等等,同志们不妨集思广益多动脑筋。”

陈则喜冷冷道:“矿工当中有编制的,集团不给政府增加负担,肯定会千方百计分流或转岗,但这样一来已经造成集团编制冗余、人浮于事,未来肯定会有一轮精简机构、优化劳动组合的过程。所以不能因为解决当前迫切问题,就把包袱沉淀成历史问题。”

还是那句老话,集团正式编制人员由集团自行解决,劳动合同工恕难从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