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调动之争(3/5)

来到于云复的书房,他正挥毫疾书——方晟发现于云复心情特别好和特别差的时候都喜欢写字,也是一种宣泄吧。

“道明在你面前唠叨了不少吧?是不是很不理解爷爷让他回京都的初衷?”于云复退后两步边欣赏边说。

“二叔的依据主要是双江各项经济指标,另外跟沈高的关系还算可以。”

“实事求是讲,何世风尽管为人不怎么地,抓经济很有一套,双江的家底子就在他手里打下的,包括沿海大开发和沿海发展战略,回过头看都走在时代前列,他这种人要是放到现在肯定提申委书记了!”于云复搁下笔,站在窗前手叉着腰说,“同时你这批人也在何世风任期内锻炼成长起来,‘小方镇长’就是何世风在省府大院里讲的,还记得吗?”

方晟点点头。

“后来他没有帮你,但也没坑你,总之还算包容开放吧,所以你二叔接手后,正好是前茬干部更加老练如许玉贤、韩子学;后茬干部你为首的黄海系、吴郁明等趋向成熟的时候,两批优秀干部撑起了双江的发展!你想想是不是这回事儿?”

细细一琢磨,确如于云复所说,方晟不由得深为佩服道:

“爸真是高屋建瓴、统观全局,一语道破双江十多年发展大潮。”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尤其近几年来看从双江出去多少人才啊!黄海系大半到了京都,你去了临海,吴郁明去了东吴,徐璃、樊红雨去了白山,马上朱正阳也要走!面临人才断档的双江,不是能否继续发展的问题,而是能撑多久的问题,你觉得呢?”

“是啊……是啊……爸提醒得很对……”方晟讷讷道。

于云复续道:“当然我也知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地方做行政首长权重位高,很实惠,也很能满足虚荣心。可在全球经济趋紧的恶劣形势下,以前那种太平官不复存在了,要能拉得出打得响,关键时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小方,你认为你二叔行吗?都是自家人,说实话没事儿。”

方晟忍住笑道:“爸,一个强有力的副手也很重要,目前来看冉汉增还可以,是绵里有针的人物。”

“他是不错,可双江留不住他呀,年底傅老肯定要有动作,”于云复对官场动态了如指掌,“万一陈皎跟他搭档怎么办?遇到问题两个公子哥儿大眼瞪小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