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露峥嵘(3/5)

“八里湾是村委会号召发起的鱼塘带,走集约化养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去年小方同志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宣传发动工作。”他担心回答不了韩书记神出鬼没的问题,又把方晟拿作挡箭牌。

果然韩书记立即问:“搞鱼塘带的理由是什么?万一发病岂不容易全部传染,一死死一片?”

方晟暗中扫了扫面色不善的镇领导们,知道自己今天犯了官场大忌——功高震主,抛头露面,而且明显把黄副镇长比下一大截,可想而知今后将是小鞋齐飞、乱棒打压的局面。不过事已如此无法善了,必须硬着头皮上。

方晟道:“鱼塘养殖是门很精细的技术活儿,饵料投喂不当、水温不适、渔具未消毒、塘水酸碱比例失调、放养密度过大以及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鱼病,要从根本上解决鱼病的关键就是专业化,让真正懂行的人来管理,这就需要打破原来鱼塘主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模式,鱼塘带实质是将鱼塘相对集中起来,选聘技术人员统一操作,批量购买鱼苗、饵料、肥料等等,从而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提高鱼塘管理质量。”

“一年下来有没有成效?”韩书记问。

“首先鱼塘发病率大幅降低,从前三年平均发病率27%降至11%;其次发病后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损失率从前三年平均47%降至9%;再次批量采购、集中定向销售避免了鱼塘之间相互杀价,同时也节约成本,收益率比前三年平均高出二十六个点,最为重要的是解决了一批劳动力,使他们能投入到农经作物生产中。”

韩书记转向丁书记:“考虑过推广没有?”

丁书记连忙说:“我们正打算向县里打报告,计划在九个地质条件符合要求的行政村进一步推广鱼塘带,同时推出配套优惠政策,并组织人员到附近城市拓展市场,解决鱼塘丰收价格下跌的老问题。”

“我要尽快看到报告,”韩书记不容置疑道,这时一名农民大伯挑着肥料筐往田地走,韩书记叫住他,“这位大伯,请问你认识这小伙子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