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市局副局长!(2/5)

韩博本以为老朋友想拉自己一起去反洗钱,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银监会的人。

央行的派出机构是分行,银监会的派出机构是银监会,韩博意识到眼前这位应该是“京官”,立马起身笑道:“孙处长好,欢迎孙处长来深正。”

“韩局,千万别这么客气,职务级别在这儿呢,这样我都不敢坐了。”

“您年龄比我大,而且是部委来的领导,见官大一级。”

比预料中更年轻,比想象中更谦虚,孙哲觉得眼前这位有点意思,紧握着他手笑道:“韩局,据我所知,你是来深正挂职的,工作关系依然在公安部。什么部委来的领导,什么见官大一级,这话别人可以说,你不能说。”

想想也是,自己真是半个“京官”。

韩博越想越好笑,刚打算问问他们的真正来意,丁兴礼顺手带上会议室门,指着窗外的高楼大厦,不无感慨地说:“韩博,从1992年深正首开艺术品拍卖算起,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已走过十几个春秋,拍卖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近几年,其成果更为显著。

大量流失在海外的艺术品得以回归,原来不受人们重视的艺术品得到妥善保管和珍藏,拍品数量、种类和拍卖场次空前增长,拍卖会上人山人海,拍卖成为艺术品普及的大好舞台,直接导致了令人振奋、连年大幅攀升的成交额和大量的艺术品高价迭创。甚至有人预言,一股浩浩荡荡的全民收藏艺术品热正在形成。”

“看上去是挺繁荣的。”韩博微微点点头,坐下来洗耳恭听。

“但是呢,在艺术品拍卖‘热火朝天’的背后,却是异声四起。到处是张大千、齐白石,哪有那么多的名家书画?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拍出不超过千元的低价,不是假画又是什么?”

丁兴礼轻叹了口气,坐下道:“赝品盛行,在艺术品拍卖业中像病毒一样传染。市场上究竟有多少赝品?无法作确切统计,众说纷纭。有的说多达90%,有说超过一半,有说占三分之一。但众口一词的是:大拍卖行真货稍多,小拍卖行信誉较差,一些中小型拍卖会,几乎没有一张真品,满眼皆假。”

人行只管反洗钱,这似乎不归你们管。

但这番话基本全在点子上,韩博无奈地说:“买家拍到赝品经常只能自咽苦果,‘粗线条’的《拍卖法》并不能悬起‘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它规定,拍品的真伪瑕疵均由买家自行鉴别,拍卖方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孙哲接口道:“正因为这方面的法律空白,让现在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秩序混乱,大量赝品充斥着拍卖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