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拍卖会(三)(2/3)

韩博放下胳膊,回头解释道:“因为那幅比这幅尺寸大,且画的是人-体,绘画难度比这幅大,对艺术功底的要求比这幅高,在油画投资收藏市场上也比这幅受欢迎。另外还要把地区差异算进去,在内地能拍出40万,在香港完全有可能拍出80万。”

隔行如隔山,而且是一个不成熟不规范的行当。

这个案子很烧脑,薛思宇越想头越大,喃喃地说:“几乎能确定价值不菲的《丰韵》下落不明,委托画廊寄售出去的三十一幅作品也不知道在哪儿,但吴澄的其它作品,也就是姜兰送出去的那些应该能找到。”

“突破40万了,”韩博指指投影银幕:“姜兰在等消息,她肯定以为这几幅能卖出高价,她送出去的那些一样很值钱,说不定一接到陈雨琳电话就会想方设法把画从亲朋好友那要回去。”

薛思宇跟李晓蕾一样也觉得艺术品收藏投资不靠谱,跟骗中骗没什么区别,冷笑道:“物以稀为贵,她真要是这么干,几十乃至上百幅画一下子流入市场,估计让吴澄死而复生,再死几次,也卖不出现在这个价格。”

“送出去就是人家的,想要回去没那么容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吴澄的作品卖出高价的消息传回去,拥有其作品的人不可能没套现的想法。”

常彩燕惊问道:“吴澄的画会贬值,不管现在这幅还是之前炒作过的那幅?”

韩博点点头:“所以我一直想不通,凶手怎么控制风险,或者说凶手怎么保证吴澄的画只涨不跌。”

“建峰,有没有人去东山收购过吴澄的画?”薛思宇猛然站起身。

“报告薛局,我特别交代在东山的同志留意这方面情况,甚至在东山同行协助下侧面打听到其中十二幅画的下落,暂时没发现有人刻意收购。老徐在电话里说那边谁也没想到买画卖画,谁也不认为吴澄的画能值多少钱。”

“继续留意。”

“是。”

正分析案情,拍卖师敲下小锤。

吴澄的第一幅作品以44万的价格成交,一位50多岁的成功男士拍走的。一共只有三幅,第二幅竞争比第一幅又要激烈一些,高心茹依然频频举牌,依然是全场的焦点,不过人们看她的眼神完全变了,显然认为她是一个托儿。

就在韩博暗想会不会有人看不顺眼,在这一轮竞买中坑坑她,加到40万不再往上加,让画砸在她手里之时,令人倍感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黄家慧突然起身,弯着腰给同排嘉宾致歉,离开位置,径直走出大会议厅,不是出去接电话,也不是去洗手间,而是一口气跑到酒店门口,拦下一辆出租车,渐渐消失在监控视频里。

黄建峰示意民警把监控信号切换回拍卖现场,坐下道:“没流拍,拍出的价还不低,应该是放心了。”

艺术家搞创作需要灵感。

警察破案同样需要灵感。

看着银幕上越来越激烈的竞拍现场,想起刚才分析过的一些细节,韩博思路越来越清晰,“啪”一声拍案而起,“黄家慧不是凶手,跟高心茹母女不是同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