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这一生,我心中无憾!(3/3)

欧阳辩笑着点头道:“没错,陈执中的死是我安排的,他的侍妾,那个毒妇被浸猪笼,也是我干得,只恨让他们多过了那么几年的好日子!”

时过境迁,当年忌惮的事情,现如今自然不必再忌讳,欧阳辩坦然地说了出来。

苏轼悚然而惊。

那时候的欧阳辩才多少岁啊,应该才十一岁吧?

十一岁的年纪,就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欧阳辩笑了笑道:“子瞻兄觉得我干得太残忍了?”

苏轼摇摇头:“小石榴是个可怜的女孩子,陈执中以及他的侍妾都死有余辜,倒是不足言道,季默从小便有这么一股侠气,与子厚相似,为兄虽然做不到季默这般,但也不会那么迂腐,这个事情你做得对。”

欧阳辩笑了笑道:“但已经晚了不是,只要有主仆之称,这样的悲剧就永远不会缺乏,所以,大夏没有奴仆,只有雇工。”

苏轼赞叹道:“季默生平之志向,想来都可以实现了。”

欧阳辩盯着苏轼的眼睛:“子瞻难道便没有志向么?”

苏轼苦笑一声:“咱们这么多年过来,我的志向想必你是知道的。”

欧阳辩笑了起来。

当年苏轼的志向,是成为范滂一样的人。

范滂是汉朝的一位义士,在党锢之祸中,为了不连累自己的朋友,他毅然随官兵而去而被收押问罪。

苏轼正是被这精神所感动。在他几十年的岁月中,他一直在为着正义而战斗,只为了自己儿时的理想。

“子瞻,你的志向还没有变么?”

苏轼摇摇头笑道:“儿时的志向,现在已经只是一个坚持而已,变是不会变的啦,不过,最近我想得比较多,对于自己的生平颇有感慨,写了一首诗。”

欧阳辩顿生兴趣:“子瞻兄请说。”

苏轼笑了笑,笑容里面颇有些惨淡。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

欧阳辩的笑容隐去不见,细细咀嚼苏轼这一首诗。

这一世欧阳辩重新,很大程度改变了苏轼的一生,但这些年苏轼的境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该贬谪依然贬谪,尤其是欧阳辩假死之后的境遇更是如此。

欧阳辩细细咀嚼,咂摸出来其中的味道来。

黄州为其词作巅峰之地,惠州为其为官巅峰之地,儋州为其生活巅峰之地。

在文坛中,他曾是那样瞻仰欧阳修,渴望成为一代大家,在不断努力之下,在黄州写下了传世名作《赤壁赋》和《赤壁怀古》,终成继欧阳修之后的宋代文坛领袖,将豪放词发扬光大。

在官场上,他是那样地渴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正是在这理想的引领下,他心系百姓,惠州的苏堤是他优秀的见证,他终成一代好官。

在生活中,他渴望拥有恬静充实的生活,正是在这理想的引领下,他被谪儋州后,却没有被其恶劣的环境击败,而是致力于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终于用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创造出了恬静的生活空间。

意识到苏轼的苦,也体会到他心中的甜,欧阳辩不由得动容:“子瞻……”

苏轼再次笑了起来,不过这一次他的笑容里面是爽朗的。

“季默,这一辈子,虽然颠沛流离,但这一生也算是精彩,我心中无憾了!”

苏轼拍着欧阳辩的肩膀大笑起来。

欧阳辩也笑了起来。

这样就挺好,不是吗?

人生难买我乐意,只要苏轼觉得心中痛快,其实也就足够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