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试试又何妨?(3/3)

而每一路监司有由四个职务互不统属的、相互监督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的机关组成:

即掌管漕运的转运司,由于宋代的财赋多由漕运解京,因而称其为漕司;

经略安抚司,掌一路兵戍之政,因其掌管军事,又被称之为帅司;

提点刑狱司,掌一路之诉讼,所以又被称之为宪司;

提举常平司,掌一路贸易专卖事务,又被称为仓司。

这样是不是好理解多了?

所以,监司是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所系之所,权责非常重。

因而御史台通过对他们监督就能够间接的监察地方。

而御史台监督他们的方式就是监司考绩、纠举违失、施行失按连罚这三种方式来执行。

就这样,算是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检察体系,其中虽然监察者变成了唱戏人这样的现象,但也算是大大集中了中央集权。

然而,正是这样,才让整个大宋朝的官僚体系废弛不堪。

宋朝的官制混乱不堪,别说后世的我们了,就算是宋朝当时的官员,都对官制有些懵逼。

甚至出现了官员被拍了差遣之后,他不知道去哪里坐班的可笑事情,更出现了接连不同的机构给同一个官员发了任命书的可笑场面。

其中的混乱,简直是闻所未闻。

真正深入了进去研究,连欧阳辩这个拥有千年见识的人都觉得积重难返了。

欧阳辩甚至认为,除非是正本清源,取消诸多差遣,回归官职原本的职能,裁撤大批无所事事的官员,才能够让吏治焕然一新。

但这在现在是根本做不到的。

赵祯韩琦等人的执政特点是,他们愿意改革,但是只要遇到阻力,就会轻易放弃。

比如嘉佑四年的时候,均税法的试点执行效果很好,受朝堂上下称颂。

于是在政事堂和赵祯的共同决定下,扩大均税的试点。

于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丈量土地。

但是因为有一部分民户抗议、朝中一部分朝臣抗议,然后……

——然后他们就鸣金收兵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欧阳辩想要趟一趟水,也是看准政事堂和赵祯的执政特点。

——反正他们也是会放弃的,试试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