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我父亲是欧阳修也能喷?(3/5)

欧阳辩点点头。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相公们有所顾虑,我也是明白的。

然而,中原人多地少,土地日益贫瘠,土地兼并……呵呵,日益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所以一有天灾,朝廷便不得不收编难民进厢军给口饭吃,即便如此,年年有造反,岁岁有暴民,诸位不会视而不见吧。

如今北方已经容纳不下如此庞大的人口,大宋朝要找到出路,必须往南,往南!”

欧阳辩的手指在长江附近比划。

“……大家看看,江南、两湖、两广,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我们却蜷缩在中原这小小的一块土地上面。

大宋和辽夏争锋,岁岁困于岁入和粮食,一旦有什么旱灾水灾,相公们就面如土色。

因为你们知道,一旦有点灾祸,天下就要面临饥荒,这样的日子,你们还没有过够?”

欧阳辩激情澎湃,几如演讲,实际上也是在演讲。

“……只要我们往南,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两湖一旦成为大宋粮仓,江南就可以改造成为棉花、桑田等等经济作物的大本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商品,大宋何愁国用不足?”

赵祯和文彦博等人面面相觑。

“……我不是冒进的人,开发江汉,看似冒险,但实际上完全可以步步为营。

我将其分为几步走,第一步是治理荆江,荆江有九穴十八口用来泄洪,我打算动员百万人来进行这个工程,疏通九穴十八口,修建荆江分洪工程,修建防洪堤,改曲为直……”

文彦博听得心惊胆战,赶紧止住欧阳辩:“你先说说,要花多少钱,多少人?”

欧阳辩一笑:“前期投个千万贯就差不多了……”

“多少!”富弼都破音了。

欧阳辩仔细算道:“呐,这一点也不多,改曲为直看似大费周章,但是却能够减少江水的冲击,也方便泄洪,分洪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一旦能够实现工程目标,江汉平原至少能够开发出三千万亩耕地来……”

赵祯和文彦博几人眼睛露出炙热的光芒。

三千万亩耕地!

这也太惊人了。

一千万贯换取三千万亩耕地,值不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