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欧阳修又摊上事了!(3/4)

欧阳修又摊上事了。

从颖州回来,欧阳修被任命为权判流内铨。流内铨是吏部的一个下设机构,负责幕职、州县官的考察、选拔、调动等相关事宜,具有一定的实权。

欧阳修既已受命,便将心中诸多思虑一齐放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然后他发现,这些年来,通过科举、门荫等各种途径而具备了做官资格的选人越来越多,而职位却非常有限。

待缺者多是孤寒贫乏之人,他们寓居京城等待任命,动辄一年半载,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合适的职位,又往往被权贵之家的子弟亲戚捷足先登。

了解到这些情况,他立即向朝廷呈上《论权贵子弟冲移选人劄子》,主张限制权贵子弟入仕特权。

仁宗同意,立刻批示,令三班审官依此办理。

这时候不知怎么的就出了意外。

翰林学士胡宿与欧阳修私交颇好,他的儿子胡宗尧按例由吏部考察改任京官。

材料上报之后,仁宗批示:此人曾犯法,只能按年资逐级提升。

原来,胡宗尧此前担任常州推官时,知州擅自以官船借人,宗尧未予谏止,受到牵连,被朝廷处分。

仁宗召见时,欧阳修提出异议,认为胡宗尧当时所犯过失较小,而且已经获得赦免,按照条例规定可以改任京官。

御前会议刚刚结束,弹劾欧阳修的奏章就递到了皇帝的面前。

有宦官与一些官员指责欧阳修徇私枉法,气势汹汹连仁宗都有些顶不住。

为了平息“众怒”,仁宗决定罢去欧阳修权判流内铨之职,出知同州(今陕西大荔)。

此时离欧阳修走马上任还不到一个半月,他又一次成为流言与阴谋的受害者,又一次重复了十年前的不幸经历!

一个多月前,他还在为皇上的关怀感激涕零、为自己壮志衰颓暗暗自责,谁知道一盆冷水又这样猝不及防地泼到了他的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