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优等生(53)(2/3)

“……”周齐没话说,就又看了遍“用功背诵”、“温习错题”的内容,如实说,“不是讨厌你的演讲稿,是烦跟我打官腔的人……我指的不是你,是我的个人经历,你别想多了。”

“是吗?”

年级第一心思敏感,周齐不想让傅明贽以为他在暗里嘲讽人,就笑着打趣:“是啊,我小时候傻,被那些说得冠冕堂皇的大人们骗了好几年。”

小时候大人们总他现况的差劲,归咎在他不够好上。

告诉周齐,只要听话,只要好好学习,只要当个谁都喜欢他的小孩——爸爸妈妈就会爱他、在意他、看重他,就会有很多愿意跟他玩的小朋友,不会再有谁瞧不上他。

如果没有,那是因为他还不够好。

只有小孩才会信这种屁话:所有的事只要努力就可以如愿以偿。

周齐笑了笑:“别多想,我刷牙去了。”

第二天清早,升旗仪式。

周齐打着哈欠,老头似的蹲在队尾,咬着豆浆吸管昏昏欲睡。

昨晚周齐躺在床上睡不着,想到了二模语文试卷里面那篇摘自“聊斋”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又从“聊斋”联想到了听说过的恐怖传说——据说半夜十二点两张镜子合在一起,在两边倒影出来的无数张人脸里的第十三张人脸就是自己未来的遗容。

周齐作死躺到了十二点,去厕所照镜子了。

虽然第十三张脸在哪周齐没数明白,也没看见自己未来的遗容在哪,但周齐很成功地自己吓得不敢睡觉了。

周齐实在受不住,定了个五点半的闹钟,偷偷摸摸躺到傅明贽床上了。

然而刚上床没多久,年级第一抱了过来。

所以周齐下半夜也没睡着。

前半夜怕鬼,后半夜怕人。

张班主任巡逻了过来,瞧见不成形的周齐,紧了紧眉毛,低声呵责:“升旗呢,今天咱们班同学演讲,你蹲在后面算怎么回事?”

周齐瞎说:“老师,我昨晚复习太晚了,困啊。”

张班主任冷哼了一声,背着手走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蹲在后面闭眼养神的周齐突然听见了傅明贽的声音。

周齐没动,眼也没睁,继续蹲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听暗恋对象演讲。

稿子是昨天写的,周齐听着傅明贽不慌不忙地演讲他是如何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努力学习不分昼夜,听得没忍住笑了声。

前面也有人在压着声音笑。

周齐抬了抬眼睑,往笑的地方看了眼——

果不其然,是严祎。

别人不熟也就信了,他跟严祎这种对傅明贽作息清清楚楚的同学,当然知道年级第一在演讲台上胡说八道。

可胡说八道大部分人也会信,还会感慨一句“他考第一应得的”。

傅明贽说得没错,这是假的,但的确是绝大部分师生想听到的。

暗示他们,只要比他还“用功”,就有可能也获得这样好的成绩。

周齐又眼闭上了,开始想别的事:六月八号就考完了,差不多二十天以后出高考分数,按要求来看,他应该是能在这个世界留到出高考分数的那几天,离现在……

“……我为各位讲述了一个努力得到回报的励志故事,”傅明贽的嗓音经过音筒传播变得有点低沉,可仍然悦耳,“但可惜这并不是我的故事。”

周齐脑子困得一塌糊涂,没听出来什么,只是在半梦半醒中隐约感觉操场上骤地安静下来了。

“比起这个编造的励志故事,我本人的经历乏善可陈。我并不会在天亮前起床苦背书,也不会到深夜了继续学习,别人在做练习的时候我可能在看课外书,我不会争分夺秒,利用起所有零散时间来提高自己。因为我的成绩绝大部分归因于天赋,而非不分昼夜的努力。”傅明贽很低地笑了声,“关于这点,认识我的同学不会认为我在撒谎。我为了学习作出的最大努力是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操场猛地一片哗然,窃窃私语起来了。

台下的领导们变了脸色。

这次演讲之所以重要,之所以张峰叮嘱了傅明贽无数遍,就是因为来听演讲的不单单只是一中的师生,还有外校的老师和学生代表,教育局的领导也来了。

周齐终于发现不对劲了,骤地站了起来。

然而他为了睡觉方便选了个队尾的位置,就是站起来也看不见演讲台上傅明贽的人。

他只听得见傅明贽的声音:“可我并非在说只要有天赋,哪怕天天不务正业也一样会成绩比别人高。我最大的努力是规律作息,但我努力了十一年半,四千一百九十六天,没有改变过作息。我不需要起早背诵语文,因为我背诵过上千篇文言文,我不需要熬夜预习课程,因为高中过去两年半我的进度都快于学校。”

“天赋让我不会为我做的事而捉襟见肘,让我可以在课外自学计算机的相关课程。”傅明贽的声音显得有些冷漠,“我为各位编了一个努力的虚假故事,是因为我们受到的教育都在无限制强调的努力的作用,而在天赋上欺骗学生们人人平等,去最大限度弱化天赋的作用。那个虚假的故事是我该讲的故事。”

周齐左右绕来绕去,绕了大半个足球场才在足球场边缘位置瞧见了年级第一。

隔出几百米远,演讲的男孩子一个人站在台上,孤零零地,却又显得疏远而不近人情。

“但事情的真相是无关紧要的吗?而即使是真实的故事,也并非是一个证明‘努力无用’的故事。相反,在长时间的自我管理上,我强于在座的绝大部分同学。”

明明隔了几百米远,周齐却觉得傅明贽看见他了。

傅明贽朝他的方向看着,嘴角上勾:“即使是天才也绝无可能不劳而获。我讲出事实,仅想以此证明,天赋是决定性因素,可如果天赋难求,就决计不要让自己成为没天赋还不如有天赋的人努力的人——因为我们是竞争对手,不是吗?”

“谢谢各位,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操场寂静了几瞬,不知谁带头鼓起了掌,浪潮一样骤然掀翻开猛烈的掌声。

演讲主持人头脑发懵,问傅明贽的时候忘摘麦了,所有人都听得见他问:“学长……你为什么要说后面这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