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生怀利刃(3/4)

徐恪看了舒恨天一眼,不禁摇头苦笑。

原来,这杨俭祥竟然将他徐恪当成了是昔日杨宅纵火一案的行凶之人。

徐恪走上前去,将躺在地上的杨俭祥缓缓扶起身,又找来一张椅子,命他坐下。

杨俭祥恨恨地看着徐恪,见对方已知晓自己来意,尚能如此以礼相待,心中不禁有些意外,然面色仍是悲愤交加之状。他径直坐下之后,昂着头,索性不看徐恪,只是冷哼了一声。

舒恨天小眼一瞪,便欲发作。徐恪忙朝他挥了挥手,让他不要多言。

徐恪自己也取了一张紫藤椅,在杨俭祥对面落座。他看着杨俭祥满面风霜的模样,心中顿起一股同情与怜惜,暗道此人能从那一场大火中逃生已是万分的幸运,但他虽得幸存,却痛失亲人,这滋味想必也不好受。

他并没有急着去问杨俭祥,而是暗自思索。

看来,杨家昔日的那一场大火,必是人为无疑,只是当时的杭州知府洪文堂因害怕青衣卫派人追查,是以并未深查起火之缘由便匆匆结案,推说是杨家下人生火做饭时处置不慎而引发大火。

然而,作为杨家火宅的唯一幸存者杨俭祥,必是不相信官府的布告。他亲历了那一场大火,自是比谁都清楚,若非有人故意纵火,断不会引发如此猛烈的大火,以至合府上下几乎无人幸免。

想必那杨俭祥于火宅之后,定会在暗中全力查探纵火元凶。听闻杨文庸这一生行善积德,平日里待人接物随和谦顺,应是极少有仇家。这杨俭祥查着查着,自然就查到了他二弟杨俭和的头上。

可他二弟平素也一向与人为善,几乎没得罪过人,唯一的不善之举,杨俭祥不难查到,便是趁着自己酒醉,将瞎子胡同里的王香梅强抢入宅逼之为妾。

于是,杨俭祥就将查案的对象,限定在了与王仁安父女俩亲近之人的身上。

依照杨俭祥的揣测,因二弟杨俭和强抢香梅为妾,以至王仁安入府衙告状,后惨被知府乱棍打死,紧接着王香梅又是在杨宅内的水井中自尽而亡,那位与王家父关系极为亲近之人,必是咽不下这口恶气,要找机会替王家父女复仇。

今日,杨俭祥怀藏利刃来行刺自己,以此看来,想必是那杨俭祥经过近两年的排查,已将目标

锁定在了自己身上。

只是,自己自去年中秋时节,因汪猛之事北上京城,一直未能回来杭州,是以那杨俭祥才一直等到今日,才终于寻到了报仇的良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