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苍龙(1/2)

在大明官兵的命令之下,角田煌不得不暗中与他的手下们取得联系,因此,很快官府知道了有一大拨倭寇将要进犯龙山所的消息。

龙山所,北临大海,东对烈港与伏龙山,地势极其险要,且是通往杭州的要道,绝不可有失,浙江巡抚阮鹗遂亲率俞大猷等将领与之交战。

而因这拨倭寇里就隐藏着许多真正的东瀛人——角田煌的那些手下——他们不但会六合真经里的武功,甚至还有可能会六合真经里的八卦阵法,是以俞大猷便令危兰和方灵轻等人率了一个小队,随军作战。

那些兵卒对危兰和方灵轻不怎么熟悉。

但他们并不因为危兰和方灵轻是年轻女子而有任何怀疑与轻视,个个面色沉毅,在夜色中整齐行动,不随便多言。

因为这是俞大猷的命令。

他们对俞大猷十分信服尊敬,因此俞大猷的一切命令,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听从。

方灵轻见状不禁感叹,从前她那么多的手下,似乎对自己也是言听计从,然而他们对自己的害怕有六七分,真正的敬仰却大概是一分也没有。

危兰道:“他们的确怕你,但除了怕你的身份,更是因为明白你的武功谋略非常人可比。”

方灵轻道:“可他们会听我的话,却完全是因为我的身份。”

危兰道:“照这样说,其实我和你一样,倘若我并非烈文堂堂主,又有谁会听我的话?”

方灵轻道:“那可不一样。你的手下我见过几个,我可看得出来,他们是真心实意地仰慕你。”

危兰道:“但假若他们知道了我的志向,你觉得他们还会对我尊敬吗?”

然而俞大猷与他的兵们,却是上上下下一条心。

这一点其实令危兰和方灵轻颇为羡慕。

危兰思索自己既然已决定要改变侠道盟,不能只在心里想想,口中说说。这段时间她在外耽搁太久,过些日子是应该多参与处置一些侠道盟内部的事务。

于是她在此时与方灵轻商量,等这一场仗打完,她们不如先前往扬州找寻另一卷真经的下落,只不过到时候她在侠道盟中要办的事情就多了起来,因此关于《六合真经》可能就需要方灵轻更多费心。

方灵轻道:“扬州?对了,你们侠道盟明年要选天玄门的下一任门主,几个候选人会在扬州比试,到时候会有不少侠道盟子弟去看一看吧?”

原来侠道盟中二门三堂,每一次重新选择负责人,都会进行严谨的比试,而比试的地点,通常会选择五大派的总舵附近。

前年郁无言死得突然,乃是特殊情况,而烈文堂的上一任堂主临时决定让危兰与留经略以查破此案的方式来竞选堂主之位,自然亦是特殊情况。

危兰道:“天玄门明年是上任新门主,但此事目前只有本盟子弟知晓,还不曾昭告全江湖。轻轻,你是如何知道的?”

方灵轻道:“去年我还在屏翳堂的时候就知道啦。不过,如今我彻底离开屏翳堂,以后你们侠道盟再有何举动,除非你告诉我,不然我就很难打听得到了。”

危兰沉吟微时,淡淡一笑道:“我竟然忘了,侠道盟但凡有什么大事,造极峰总是很关注的。”

她言罢,眼神里倏然透出几分担忧,又看向危兰道:“所以到时候,也会有造极峰的人前来扬州吧?”

造极峰打听侠道盟的行动,自然不可能是仅仅把这些消息作为他们的闲时谈资。

这些年来,正邪双方之间,大的战斗不再发生,小的摩擦本就始终不断。

倘若那时造极峰派遣手下前往扬州,欲暗地里破坏天玄门门主的竞选,危兰倒不怕别的,只是不禁担忧,造极峰里认识方灵轻的人太多,除了方索寥之外,上官震与钟离白也好,秋眠花与袁绝麟也罢,他们可不会那么好心替方灵轻遮掩身份。

方灵轻道:“放心吧,兰姐姐,我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我自有主意。其实……”她稍稍一顿,继而扬眉一笑道:“我倒巴不得袁绝麟也来一趟,免得今后我还得万里奔波,再去找他。”

危兰在去年是与袁绝麟斗过一场的,她不由得在脑海里回忆起那时袁绝麟的出招,很神奇的是曾经她觉得某些十分难以对付的招式,如今稍一思索,好像就能很快想出破解之法。

方灵轻见她这时沉默不语,道:“你想什么?”

危兰笑道:“我在想,我们如今的武功究竟进步了多少。”

尽管她们两人在这段时间打的架不少,一直都有隐隐约约感觉自己的武功有在迅速进步,但毕竟当局者迷。

况且也没有一个老对手再和她们比一场,让她们做一个参考。

包括前不久的角田煌,以及今晚的倭寇,都是新的对手。

那百来名倭寇是从南面的凤浦湖乘船而来的,黑压压一片,又借着夜色掩映,很快登了岸,几乎没发出什么声音。幸而危兰和方灵轻早就知晓的了他们的行动路线,暗中埋伏于湖岸边林中,见到不远处的队伍格外整齐。

倭寇们穿的都是黑甲。

在黑夜里才不容易被发现。

亏得危兰和方灵轻夜视能力不错,观察半晌,才看出来他们的队伍模样。

——九星联月阵。

果然是六合真经里的阵法。

她们当下商议几句,再传令与身后士卒,旋即率先飞向前方队伍!

她们需要先为后面的将士们破开此阵的缺口。

而在场双方上百人中,唯有危兰和方灵轻两人并未身着黑甲,仍是平常的衣裳打扮,因此刚刚掠出丛林,在月光之下飞舞的衣袖极为引人注目。

然而倭寇们根本来不及有所动作。

危兰向南,方灵轻往北。

长剑如星光出鞘,双掌似流云出袖,鲜血当即飞溅向四面八方。

短短几个眨眼的时间,这“九星联月阵”最重要的两个位置,已各自有三人倒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只听得惊雷响起,却原来是无数将士的脚步声,他们握着手中武器,大吼着冲向敌人的队伍,刀剑交击,金铁交鸣,一时间树林里的鸟兽四散而去。

倭寇们终于反应过来,本想迅速补上阵型的缺口,再接着与明军大战一场,可是危兰和方灵轻哪里肯让他们有这个机会?两人在半空中姿态甚为优美,仿佛鸾凤高飞,出招之时却是绝不留情,几乎招招见血。

原本堪称绝世的阵法,压根就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已经被打破七零八落,众倭寇们只能各自作战,施展出六合真经里的功夫。

然而此时,危兰和方灵轻的剑光掌影早已连成一片,恍如银河,将他们全部压制。

瑟瑟风中,夜色越渐深沉,当躺在地上流血的倭寇也越来越多,余下的倭寇胆怯不已,不敢再妄送性命,只能选择缴械投降。危兰和方灵轻望了望天穹月光,当即带着将士们去支援俞大猷那一边的战斗。

其实俞大猷那一边也打得极为顺利,旌旗猎猎,在风中招展,旗下无数大明将士气势磅礴,越战越勇。

危兰与方灵轻见状,便没急着进入前方的战团,停下了脚步。

只因前方战场的情景让她们不禁再一次惊叹。

她们再一次见识到了俞大猷的武功。

那一条黄铜锻造的长棍,仿佛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金光闪闪,一招一式,端的是神妙莫测,变化无方。

危兰与方灵轻又生起了她们第一次亲眼看见俞大猷棍法之时的那种感觉。

扫荡千军的铜棍。

便犹如一条有着生命的巨龙。

只不过现如今危兰和方灵轻的武功修为比之前高得多了,见识自然也比之前高了不少,很快看出这条铜棍之所以能有这般鲜活的的生命,皆是因为它与它的主人融为了一体。

是俞大猷的意志进入了这条铜棍。

所以,真正犹如飞龙在天的,也应是铜棍的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