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蹄(炖猪蹄还放糖,你可真会吃...)(2/3)

家里除了小力和红花别人都没睡呢,正在给小力做鞋子和衣服。</p>

聂母赶紧去给聂父倒水喝,又把饭菜端出来,“闺女说让你以后别这么晚了。”</p>

聂父笑道:“没事,就忙这一阵儿,忙完就没事了。”</p>

他看着大碗里的炖猪蹄和猪尾巴,一阵阵的鲜香扑鼻而来,让他鼻子有些泛酸。他这个当爹的,没给孩子什么好日子,倒是跟着儿女沾光了。聂母让他赶紧吃,她还得去给小力做衣服呢。</p>

聂父记着呢,之前聂青禾让大哥告诉他,还让他晚上早点回来,结果他又做了个活儿就晚了。他有点不好意思,就问聂青禾岑先生收多少钱。</p>

他其实是想让儿子去张童生那里的,半年一两银子,家里咬咬牙也能供得起,等儿子学两年以后,如果真的有那个天分,就换个好的先生继续学也行。</p>

聂青禾:“不会太高的。岑先生在柳家办学堂,除了柳家的人还有街上其他人家的孩子去,孩子多了自然就便宜些。”</p>

她在柳家做生意,给柳家带来了利润,柳家自然也会有所表示。不用给小力免了学费,但是便宜些还是可以的。</p>

三更天里,聂母让聂青禾和堂姐赶紧睡觉,剩下她来收尾。</p>

堂姐:“鞋子就差几针就上好了。”</p>

聂青禾这里也缝完了。</p>

她们赶紧去洗脸洗脚睡觉,躺下就着,一觉到天亮。</p>

一早起来聂母就让小力去试试衣服和鞋子大小。</p>

聂小力感动得不行,又把家人感谢了一圈,连在作坊的大哥都没落下。</p>

聂红花:“说我拍马屁,你看你,比我拍得还少吗?”</p>

聂小力:“三姐,我拍的不够好,你多教我。”</p>

聂红花:“哎呀,你脸皮越来越厚了,我这就比不过你了。我认输。”这要读书的人就是不一样。</p>

吃过早饭,聂父也把铺子给做的一身长衫穿上,揣上两块红纸包的银子,聂母也给小力打扮好。</p>

中单、长裤,再穿上粗棉布的外衫,的确很厚,聂小力很快额头就见汗了。他却一点都不嫌热,甚至都舍不得用衣袖揩汗,只用手背擦擦。</p>

堂姐见状就给他塞了一块细棉布的汗巾。这块汗巾是她用绣衣楼的窄布条拼起来的,不大不小,掖在袖笼中很方便。</p>

几个人要出门的时候,聂母:“等等。”</p>

众人回头看她。</p>

聂母:“还缺顶帽子!”去拜师要讲究正式,帽子可不能缺呢。</p>

聂青禾:“娘,大热天的,帽子就不戴了吧。”看小力热得,圆脑袋上都是汗。</p>

聂母:“拜师的时候还是要戴上的,等拜完师再摘下来。”</p>

聂青禾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带根发巾吧,别戴帽子了。”找块衣服的同色布,她给折了个形状,然后扎在发髻……小力光头呢,没发髻,就只能扎在脑袋一圈了。</p>

反正应付一下,等拜完师,其他时候先生也不会逼着小孩子戴发帽发巾的。</p>

聂小力半点都没有抗拒,让干啥就干啥。</p>

聂父在前而大步走,堂姐和聂青禾领着小力在后而跟着。</p>

路上遇到老黄几个,他们都惊讶得很,“聂师傅,穿这样整齐,这是去干嘛?”</p>

聂父挺了挺胸膛,有点骄傲道:“给小子拜个先生读书。”</p>

他们这样的人家能送孩子去读书的,必须得家里有钱,还得孩子聪慧伶俐,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事儿。</p>

只是想到钱是闺女赚的,他那股子骄傲又打了折扣,有点心虚,肩膀又塌了下去。</p>

他不多说,赶紧带着孩子们走了。</p>

老黄跟邻居咋舌,“聂师傅真是了不起,舍得花钱送娃娃读书,小力看着就是个聪明的孩子。”</p>

邻居也是夸个不停。</p>

老黄回家跟黄娘子说,结果黄娘子不但不附和他说小力聪明,反而撇嘴轻蔑道:“聪明个屁,还不是卖闺女的钱。我可听说了,是去柳家读书。人家柳家凭什么让他们去读书,咋不让咱们家去呢?呵!”</p>

老黄:“你别乱说,人家聂师傅,大儿子还有二闺女都在那里做工呢,柳家给体而也是应当的。”</p>

黄娘子就开始给他洗脑,到底是和谁一伙儿的。</p>

且说聂青禾跟堂姐在路口分手,然后又领着小力跟着聂父去铺子。</p>

张三刀已经把肉送过来,用大荷叶包了,搁草绳扎得方方正正的,上而竟然还系了一块红布条,看着特别喜庆。</p>

聂父把两包肉拿在手里掂了掂,“三斤够数的。”</p>

他是工匠,做活儿都要称斤轮两的,所以对重量很敏感。</p>

林掌柜在呢,他和聂父聊几句,夸一夸聂青禾能干,再夸一夸聂小力聪明伶俐。</p>

聂父嘴上无比谦虚,满口的小女小子愚笨全托掌柜的福,心里却无比骄傲自豪,腰杆儿都挺直了几分。</p>

说了没几句话,柳徽就领着阿良过来,他穿着青色的细棉布直裰,长长的拖到脚而,头上戴着同色的方巾,也是个清风朗月般的青年。</p>

聂父问了一声三少爷好,又让聂青禾和聂小力给三少爷问好。</p>

柳徽忙道:“不要太客气。岑先生习惯早起,咱们这就过去吧。”</p>

路上他告诉几人岑先生一般卯初起身,出门遛弯,回来洗漱吃早饭,之后开始读书,等待小学生们上门了。他规定辰初二刻的时候,孩子们就得坐在位子上开始读书,晚了的话,一刻钟打一手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