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更换东南(2/5)

同样一艘普通小船,也能装载2000到7000斤的东西,只需要2个人,甚至顺水的话,1个人就可以撑船走了。

别说海上可以靠风航行,不需要人力,更加节省。

人吃得肯定比骡子少,而且船的维护周期也比车子少的多。

毕竟一个要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不停摩擦,碰撞,翻滚;另外一个是在平缓的水道上行进,只要不碰礁石就没大事。

所以进军者,有水路者必然要走水路,除非必要,比如偷袭,否则没有几个将领非要走陆路的。

所以闻人升心中想到了一个法子。

沿海建立海运物流。

沿河建立河运物流。

陆路不去碰。

陆路涉及到的势力太多太多了。

相比之下,河运和海运相对少一些。

毕竟你得有船才能在水上设卡,还得是好点的船,一般乡绅干不了这事。

就像后世没人能在空中设卡收税一样……

物流建立起来后,这500万人,闻人升就有可能聚集起来20万人。

毕竟沿河,沿海还是有很多人口密集的城市。

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公心大于私心,都愿意效力到死,都愿意拯救大明的。

即便大明很烂,他们仍然愿意。

归根到底就是长年累月的忠孝,深入他们的心了。

忠于大明的人还是不少的,比如像卢象升啊,洪承畴啊,又比如某些世代将门。什么尤家,麻家……

贺家。

曹家。

那些将军们,虽然喝兵血,但他们还是愿意拼死救大明的。

只可惜他们集中不起来,他们只能被那些个废物给连累,在战场上,给拖后腿,一起带崩溃。

导致总体看似很多,然而一到战场就是以少打多。

搞定这事后,闻人升离开巡抚府。

他又去找商铺来投靠自己。

再搞什么店铺了?

一是铁匠铺,二是木匠铺,三是布店。

这些都和造船有关的。

当然现在他还是在西北,他迟早要转到东南之地。

东南水网,才是物流行业的最好发展之地。

因为他没法使用跨越式的先进技术,那只能进行整合。

而整合就是利用先有技术结合到一起。

他命令谢长庚就找。

很快就找到了七八家愿意投靠的。

实际上很多商家都是投靠无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