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我有特殊的噩耗技巧(2/4)

以父王的开拓精神,让他掌管秦国内务可以,若说开疆扩土、改革新政,却绝不会想到和王绾通通气;王绾这般年岁资历,自然也不好主动开口提及此事,念头越久,君臣两人自然越发不好对彼此开口,自然而然就变得生疏了起来,因此,才造成父王端坐大书房议政,身为丞相的王绾反而连一句反对的话都不好开口提的局面了。

更何况天下既定之后,父王身上威严日盛,只有面对自己和胡亥的时候才会刻意收敛起身上的气势,哪怕王绾在朝中资历丰厚,恐怕他也没有挑战父王权威的勇气——性格谨慎的人越老,总是越发保守的。

扶苏摸准了王绾失落之中夹着些许愤懑的心思,便拉着王绾席地而坐,姿态十分随性,善解人意的说:“父王当初屡出奇策是为了征服天下,而御极九州之事,自开天辟地以来父王也是第一人,他自然不希望走前人的老路——父王哪怕倚重廷尉府和国尉府,也从未让这两处变成大秦统筹的核心之地,只是在新政上多有倚重。丞相实在不必挂怀。”

扶苏话虽然好听,但一句实在的都没有,王绾这样的官场老手自然不会一激动什么都忘了,他敏锐的提出自己的疑问道:“那么以太子的意思看,大王日后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呢?”

扶苏脸上笑容一如既往,没有丝毫破绽的开口说:“扶苏很愿意让弟弟们都出门历练一二。”

当然,是“历练”不是分封。

扶苏话中的意思王绾也听懂了,看着刚刚变成太子的长公子不由得叹息一声,低声道:“太子也如大王一般。”

扶苏这一次没有遮掩自己的含义,他神色认真的抓着王绾的手掌,语气镇定平淡,其中却充满了信心:“丞相看好分封诸侯是因为大秦的疆域越发辽阔,依皇帝一人之力无法全部处理,恐怕不得不搁置一些郡县事务,因而造成国内不安定,而分封诸侯之后,诸侯世世代代治理当地,可以彻底安抚民心。但扶苏有一问,丞相却没办法回答——诸侯世代为诸侯,若是诸侯三代之后诸侯无才无德无能,且不服管束,到时天子该如何处置?攻伐诸侯则再起战端,天下永无宁日;若是忍气吞声,便要步上周天子的后尘。”

王绾被扶苏说得一时语塞,对着他充满了信心的双眸说不出任何话来。

过了许久之后,王绾终于摇头叹息:“太子已经将分封制的缺点都挑出来了,王绾无力反驳太子,可太子需要知道田氏代齐,若没有诸侯拱卫,天子仍旧安危只能全靠自身了。”

扶苏好不停顿的笑着回话:“天子若处危境,危险的也不过是自身罢了,总好过天下百姓跟着一同受罪。”

说到此处,王绾无力与扶苏辩论,接连两代——如果没有任何意外,太子顺利继位的话——君王与自己的想法都如此不同,眼下也许到了他该离开朝堂的时候了。

王绾摸了摸自己雪白的鬓角,脸上忧虑的神色消退,只剩下坦然和洒脱,笑着说:“既然太子和大王看法一致,那么是老夫想得太多了——请太子容许老臣辞位让贤。老夫年岁已高,政见也跟不上大王和太子了,再坐在丞相之位上,只会导致大秦朝局变乱,影响丞相的职位权威。”

扶苏心中一惊,没想到死在丞相之位上的王绾竟然会忽然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时之间竟然反应不过来,看着王绾半天没能说出话来。

王绾被扶苏难得露出年轻不沉稳的样子逗乐了,他摸了摸雪白的胡须,轻声道:“太子不必担忧,老夫同博士学宫的博士官和学士们关系更加亲密,颐养天年之前,会跟他们说通,不让他们犯拧的。”

扶苏诚心实意的向他叩首,感激道:“此事劳烦丞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